行苇之微犹勿践。
宁惟血气无身剪。
圣人之心微而显。
千里之应出言善。
况遂豚鱼革前典。

【注释】:

行苇:即“荇菜”,水边的一种植物。微:小。勿践:不要践踏。宁惟:难道只有吗?血气:指人的血肉。身剪:伤害身体。圣人之心:指圣王的治国之道。微而显:细微却能显示出来。千里之应出言善: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也能听到说的好话。况遂:怎么能够。豚鱼:小猪和小鱼,这里比喻小人。革前典:改变过去的典章制度。

【赏析】:

这是一首讽谏君王以德治国、反对苛政的诗。诗中用荇草生长在水旁,但人踩踏不得,来比喻圣王治国之道,虽然微小但却能显示其功效;用小猪小鱼被宰割,比喻小人不能成事。诗的主旨是规劝君王要爱惜人才,实行仁政,不要滥杀无辜,更不要去改变先代的典章制度。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发人深思。

首句“行苇之微犹勿践”意为荇菜生长在水边,虽然很微小,但还是不要践踏它。这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荇菜的生长环境与人的生命相比,强调了生命的尊严和宝贵,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轻易地放弃或损害它。

次句“宁惟血气无身剪”意为难道只有伤害自己的血肉才能成就大事吗?这一句表达了对暴力手段的否定和对和平与仁爱的追求。通过对比,诗人呼吁人们应该追求和平、仁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伤害他人的肉体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第三句“圣人之心微而显”意为圣人的治国之道虽然是细微的,但却能显示其巨大的威力。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圣王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和效果,也表达了诗人对圣王治国理念的高度赞赏。同时,也暗示了统治者如果能够采纳这样的治国方式,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第四句“千里之应出言善”意为远方的人们都能听到说出好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君王能够听取百姓的意见和呼声,关心民生疾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民心向背的关注和尊重。

最后一句“况遂豚鱼革前典”意为怎么能违背过去的规定。这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强调了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诗人认为,君王不应该盲目地坚持旧有的制度和方法,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君王的期望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社会进步的深切关注。它不仅是一首政治讽喻诗,也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性和启示性的文学作品。

这首诗通过对荇菜生长环境的描写,引出了对生命尊严的讨论;通过对比伤害自己与伤害他人的方式,强调了和平与仁爱的价值;通过赞美圣人治理国家的理念,表达了对圣王治国方式的高度赞扬;通过呼吁君王倾听百姓的意见,关注民生疾苦,体现了诗人对民心向背的重视;最后通过强调改革和创新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社会进步的期望。整首诗既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性,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