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有洄酌风采苹。
蕴藻之菜非八珍。
涧溪沼沚贵先民。
明信之德感人神。
譬诸礿祭在西邻。

【注释】

洄酌:回旋,徘徊。风采苹:风度翩翩,如苹花随风轻摆。藻:比喻美德,这里指“蕴藻之菜”。礿:古代祭祀用的一种祭器,这里泛指祭祀用的器皿。西邻:指邻居。

【赏析】

这首诗是汉乐府《相和歌辞》中《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的第十三首。此诗描写的是祭祀时的情景。诗人通过祭祀活动,表达了对先民的追思和对美德的赞美。

诗人描绘了祭祀时的热闹场面。在祭祀活动中,人们纷纷前来,气氛热烈。这里的“回旋”,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祭祀场所徘徊、留恋的情景。接着,诗人以“风范”来形容祭祀者的气质,突出其高雅、庄重的特点。而“苹”字在这里被巧妙地借用为“苹花”,象征着风姿绰约、自然清新的气质。这种气质与祭祀者的高贵品质相得益彰,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饱满。

诗人通过对祭祀者品德的赞扬,进一步突出了他们的高贵气质。这里的“蕴藻之菜非八珍”一句,既表达了祭祀者拥有高尚品德的事实,又暗示了他们的地位尊贵,如同珍贵的“八珍”一般。而“涧溪沼沚贵先民”一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些人物的尊贵地位和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念。

通过将祭祀者比作“明信之德感人神”的对象,诗人表达了对他们崇高品德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明信”,既是指诚信,也是指智慧。而“感人神”则强调了祭祀者的道德力量对人们的感染力。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贴切,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有力。

本诗通过描绘祭祀时的场景和氛围,以及对其代表人物品格的赞颂和描述,展现了一幅充满敬意和赞美的画面。同时,诗人还通过比喻和象征等手法,使整首诗富有诗意和哲理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