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谁家女,当窗启明月。
拂黛双蛾飞,调脂艳桃发。
舞罢鸾自羞,妆成泪仍滑。
愿托嫦娥影,寻郎纵燕越。

诗句释义

青楼谁家女,当窗启明月

  • 青楼:古代指妓院或酒楼。这里特指女子所在的场所。
  • 谁家女:询问是谁家的女。这里的提问方式带有一种好奇和探询的意味。
  • 当窗:面向窗户。
  • 启明月:开启明亮的月光。

拂黛双蛾飞,调脂艳桃发

  • 拂黛:用黛色画眉,是一种古代女性化妆的方式。
  • 双蛾:双眉弯曲如蛾的形状。
  • 调脂:涂抹胭脂,使之艳丽。
  • 艳桃发:形容头发像桃花一样艳丽。

舞罢鸾自羞,妆成泪仍滑

  • 舞罢:舞蹈结束。
  • 鸾自羞:鸾鸟因为美丽而感到羞愧。这里可能暗喻女子的美丽足以让人害羞。
  • 妆成:妆容完成。
  • 泪仍滑:虽然完成了妆容,但泪水还是滑落,表现出一种无法掩饰的情感。

愿托嫦娥影,寻郎纵燕越

  • 愿托嫦娥影:希望借助嫦娥的形象(常与月亮有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寻郎:寻找心仪的男子。
  • 纵燕越:像燕子那样飞翔,越过障碍。这里可能是比喻追求爱情的决心和自由。

译文

青楼中哪家的女子,面对明亮的窗户,开启了皎洁的月光。她用黛色画眉,眉毛弯曲如蛾,用胭脂涂抹着艳丽的桃花般的头发。舞蹈结束,鸾鸟感到害羞,妆容完成却仍有泪水滑落。她希望能借助嫦娥的影子,寻找心仪的男子,像燕子一样自由地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在青楼中的女子,通过她的化妆、舞蹈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诗中使用了“青楼”、“明月”、“娥影”等关键词,营造出了一种古风浓郁的氛围,同时也展示了女子的美貌和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古典美的韵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