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佚谟周,孔明述鲁。
抑扬群致,宪章三五。
昂昂高生,纂我遐武。
勿谓古今,违规易矩。(八章)
自昔索居,沈沦西藩。
风马既殊,标榜莫缘。
开通有运,暗遇当年。
披衿暂面,定交一言。(九章)
咨疑秘省,访滞京都。
水镜叔度,洗吝田苏。
望仪神婉,即象心虚。
悟言礼乐,探赜诗书。(十章)
履霜悼迁,抚节感变。
嗟我年迈,迅逾激电。
进乏由赐,退非回宪。
素发掩玄,枯颜落茜。(十一章)
文以会友,友由知己。
诗以明言,言以通理。
盼坎迷流,觌艮暗止。
庶尔虬光,回鳞曲水。(十二章)
赠高允诗
这首诗是送给高允的,高允字公明,陈郡项人也。他博学多闻,善属文。齐文宣帝天保初,起家奉朝请,与阳休之、殷琰俱为国子博士,累迁御史中尉。入为侍中,兼散骑常侍。撰《晋书》未就而卒,年六十一。《隋书》有传。
尹佚谟周,孔明述鲁。
尹佚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以“周”为名的人,他们都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而尹佚则担任蜀汉丞相的司马。
抑扬群致,宪章三五。
“抑扬群致,宪章三五”,这是对尹佚的评价。尹佚在蜀汉的政治生活中,表现出了卓越的才能,他善于调解各种矛盾,使国家稳定发展。同时,他还非常注重文化教育,提倡“宪章三五”,即崇尚儒家经典。
昂昂高生,纂我遐武。
“昂昂高生,纂我遐武”,这是对高允的赞美。高允是高姓的后代,他的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他本人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物。他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勿谓古今,违规易矩。(八章)
“勿谓古今,违规易矩”,这是对高允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他认为,无论古今,都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要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自昔索居,沈沦西藩。
“自昔索居,沈沦西藩”,这是对高允过去生活的描述。他曾在西部的边疆地区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信念。
风马既殊,标榜莫缘。
“风马既殊,标榜莫缘”,这是对高允过去的行为的批评。他认为,高允过去的行为与现在的规范相悖,因此不能得到他人的支持。
开通有运,暗遇当年。
“开通有运,暗遇当年”,这是对高允未来的预言。他认为,高允的才华得到了认可,他的命运将会顺利。
披衿暂面,定交一言。(九章)
“披衿暂面,定交一言”,这是对高允未来关系的期待。他认为,高允将会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的价值。
咨疑秘省,访滞京都。
“咨疑秘省,访滞京都”,这是对高允未来的行动的描绘。他认为,高允将会到皇宫中寻求帮助,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
水镜叔度,洗吝田苏。
“水镜叔度,洗吝田苏”,这是对高允的人格魅力的赞美。他认为,高允具有水镜先生那样的智慧和能力,能够消除人们的疑虑和困扰。
望仪神婉,即象心虚。
“望仪神婉,即象心虚”,这是对高允的内心状态的描述。他认为,高允的举止优雅,心态平和,没有虚伪和虚假。
悟言礼乐,探赜诗书。(十章)
“悟言礼乐,探赜诗书”,这是对高允的文化素养的赞赏。他认为,高允不仅精通礼仪,还喜欢研究诗歌和书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履霜悼迁,抚节感变。
“履霜悼迁,抚节感变”,这是对高允的情感世界的描写。他认为,高允面对生活中的变迁和变故,总是能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被外界所干扰。
嗟我年迈,迅逾激电。(十一章)
“嗟我年迈,迅逾激电”,这是对高允晚年生活的感慨。他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允变得更加睿智和从容不迫。
进乏由赐,退非回宪。
“进乏由赐,退非回宪”,这是对高允命运的感慨。他认为,高允在仕途上遭遇挫折和困难,但最终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被世俗所左右。
素发掩玄,枯颜落茜。(十二章)
枯颜落茜”,这是对高允晚年形象的描绘。他认为,高允的头发已经斑白,面容憔悴,但他的精神依然焕发,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和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