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升晓气,玉槛漾晨曦。
先泛扶桑海,返照若华池。
洛浦全开镜,衡山半隐规。
相欢承爱景,共惜寸阴移。
诗句释义与翻译
原文:
金乌升晓气,玉槛漾晨曦。
先泛扶桑海,返照若华池。
洛浦全开镜,衡山半隐规。
相欢承爱景,共惜寸阴移。
- 金乌升晓气:这里的“金乌”指的是太阳,而“升晓气”则意味着太阳升起时带来清晨的空气。
- 玉槛漾晨曦:玉槛指的是精致的栏杆,这里形容早晨阳光照射在栏杆上,使得整个场景显得生动而明亮。
- 先泛扶桑海:扶桑是一种古代神话中的大树,象征着东方的日出之地。在这里,诗人描绘了太阳先照耀着远方的扶桑树,然后光芒四射。
- 返照若华池:返照指的是太阳光线反射的景象,而华池则暗喻为如美玉般清澈、璀璨的天空或者湖泊。这里表达了日落时分太阳光辉映照着如美玉般的天空或湖泊,景色迷人。
- 洛浦全开镜:洛浦通常指洛水之滨,而“全开镜”则形象地描绘了水面如同打开的明镜一般,反映出清晰的倒影。这可能暗示了日落时分水面的平静和清澈。
- 衡山半隐规:衡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半隐规可能指的是山峦在夕阳下呈现出一种若隐若现的轮廓,如同规则的图案被柔和的光影所勾勒。
- 相欢承爱景:这里的“相欢”表示人们因美景而感到愉悦和欢乐,“承爱景”则强调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珍惜。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和宁静。
- 共惜寸阴移:寸阴即一寸光阴,这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感叹时间的宝贵,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这种对时间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注释与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出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日出、扶桑、水面等,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早晨之中。同时,诗人通过对比“金乌”和“扶桑”、“洛浦”、“衡山”等元素,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此外,诗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如“相欢承爱景”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美,还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最后,“共惜寸阴移”则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每一个美好的时刻。
孟康的《咏日应赵王教诗》不仅是一首描述自然美景的诗作,更蕴含着对生活、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是一篇集艺术性和哲理性于一体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