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声传后出,龙吟郁前吐。
情断山阳舍,气咽平阳坞。
胡骑争北归,偏知别乡苦。
羁旅情易伤,零泪如交雨。
【注释】:
- 赋得长笛吐清气诗:题意是写自己听到长笛声的感触。
- 龙吟:形容声音高亢激越。
- 山阳舍:即《山阳歌》中的山阳,指汉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中的“兔丝燕麦苗,长条家谷稠”。
- 平阳坞:地名。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
- 胡骑争北归:意思是说匈奴军队纷纷向北溃败。
- 偏知别乡苦:意思是说只有我懂得离别家乡的痛苦。
- 羁旅:旅途中的人;游子。
- 零泪如交雨:意思是眼泪像雨点一样流个不停。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听到了长笛的声音,联想到了历史上的征战,以及那些在外征战的士兵们,他们的痛苦和孤独,让作者感到深深的同情。
第一句”商声传后出,龙吟郁前吐”,描绘的是长笛的声音,商声是指古代音乐中的一个音调,而龙吟则是形容长笛声音高昂激越,仿佛是龙在咆哮。这里用”传后出”和”郁前吐”来形容长笛的声音,形象生动,让人感受到了长笛声音的震撼力。
第二句”情断山阳舍,气咽平阳坞”,这里的”情断”和”气咽”都是形容长笛声音的影响,使人的心情变得悲痛,呼吸都变得困难。山阳舍和平阳坞都是历史战场的地方,在这里听到长笛的声音,更让人感到战争的残酷和痛苦。
第三句”胡骑争北归,偏知别乡苦”,这句话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延伸,描绘的是战争带来的苦难,特别是那些在战场上的士兵,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家人却不得不忍受分离的痛苦。
第四句”羁旅情易伤,零泪如交雨”,这句话是对前两句的升华,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深同情。他看到那些在战争中受苦的士兵,不禁心生怜悯,而自己作为一个在外漂泊的人,也难免受到战争的影响,因此感到心情沉重,泪水如雨般落下。
这首诗通过描绘长笛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深忧虑和对士兵的深深同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