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琼筵谧,月出杏坛明。
香烟百和吐,灯色九微清。
五岳移龙驾,十洲回凤笙。
目想灵人格,心属羽衣轻。
蕙肴荐神享,桂醑达遥诚。
熙然聊自得,挹酒念浮生。

【解析】

此诗为《春夜醮五岳图文》,作于天宝六年(747)。是诗人在长安时的作品,反映了唐代宫廷祭祀活动的情景。

“夜静琼筵谧,月出杏坛明”,夜深了,琼宴的帏帐显得格外宁静,月亮从杏坛上升起,明亮地照着它。“夜静”、“明月”点出时间、环境;“琼筵”即玉席,指宴会,“谧”指静谧,“杏坛”指讲学的地方,用“明月”点出时间,以“夜静”衬托,写出了月明星稀、夜幕沉沉的夜晚,宴会开始前的寂静气氛。

“香烟百和吐,灯色九微清”,香烟缭绕着,各种香炉中的香气都喷涌而出,灯光闪烁着,九种微光交织成一片。“香烟”点出了香烟缭绕之景,“百和吐”形容烟雾弥漫;“灯色九微”形容灯火辉煌。

“五岳移龙驾,十洲回凤笙”,把五岳神山移动到皇帝的驾座旁边,又把传说中的凤凰鸣响的笙声带到了天上的十洲。“五岳”“十洲”都是仙境所在之处,这里指代神灵所居之地;“五岳”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黄帝手下的五位神将;“龙驾”指皇帝乘坐的车驾,“凤笙”指的是凤凰所吹奏的神乐。

“目想灵人格,心属羽衣轻”,我想象那神灵的形体,他身披羽衣像飞鸟那样轻巧。“目想”指心中想象,“羽衣”指轻盈飘逸的羽衣,诗人通过想象描绘出一幅神仙飘飘欲仙的画面。

“蕙肴荐神享,桂醑达遥诚”,用芬芳的蕙草做的菜肴来供奉神灵享用,用桂酒来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和虔诚的心情。“蕙肴”指用芬芳的蕙叶包制的美味佳肴;“桂醑”指用桂花酿制的美酒。

“熙然聊自得,挹酒念浮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诗人借宴饮之事抒发自己内心的得意与畅快。“熙然”意为喜悦的样子;“挹酒”指斟酒,“浮生”指人生,诗人通过饮酒抒发自己的内心喜悦之情。

【答案】

译文:

夜已深沉,华美的筵席上的帷幕显得格外宁静,明亮的月光照射在杏坛上。香烟缭绕着,各种香炉中的香气都喷涌而出,

灯光闪烁着,九种微光交织成一片。五岳神山上移下移,把神灵请到了车驾旁,让神山的神灵在车上享受宴饮。

我心中想象那神灵的形体,他身披羽衣像飞鸟那样轻巧。用芬芳的蕙草做的菜肴来供奉神灵享用,用桂酒来表达对神灵

的敬意和虔诚的心情。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斟上美酒想起人生中的种种欢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