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注释:

  1.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 “沧洲”指的是大海中的小岛或者湖泊,这里形容岛屿的辽阔。
  • “奔潮”指的是汹涌的海浪。
  1.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 “白露亭”是古代的一种亭子,位于白露时节,用来观赏白露美景的地方。
  • “秋风渚”指的是秋天的河湖边,用来欣赏秋天的美景。
  1. 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
  • “别路”指分别的道路,“燕楚”指的是燕国和楚国,都是古代诸侯国的名字。
  • 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
  1. 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
  • “关侯”指的是边境上的守卫士兵,“辽绝”意思是遥远、隔离。
  •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1. 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 “野飞鸟”指的是自由自在的鸟儿,“飘然自轻举”意思是自由自在地飞翔。
  • 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不受束缚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吴均的深厚友情和对离别的哀伤。全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
    首句“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描绘了一幅壮阔的海上景象,寒云弥漫,海浪汹涌,南浦被海水淹没的情景。第二句“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则转入对景物的描绘,白露时节的亭台和秋风中的江渚成为了诗人眼中的美景。第三句“心知别路长,谁谓若燕楚”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哀伤,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接下来的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情感。第四句“关候日辽绝,如何附行旅”描述了边防的遥远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安危的担忧。第五句“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诗人愿意像野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受世俗的束缚。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