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注释】:

夕宿:晚上住宿。飞狐关:古关名,即今山西代县西北的飞狐口。碛砾坂:沙漠中的沙石山坡。戎马:战马。征旗:军队的旗帜。徭役命所当:被徭役所逼迫。加餐饭:多添些饭菜给儿子吃。

【赏析】:

《赠吴均诗三首》其三,此为第二首诗。全诗写边塞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流露出一种壮志难酬的悲凉之感。

首二句说“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飞狐关”,在今山西代县西北,是古代的交通要道。“碛砾坂”是指沙漠中的沙石山坡。《史记·张骞传》中就有“得汉矢,乘与城而报,驰入汉,拜为太中大夫将数千骑出。”之语。可见这里并非真的在行军打仗,而是诗人想象之中的情景。

第三、四句:“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形为戎马倦”,指身体劳累得像一匹疲惫的战马。“思逐征旗远”,想追随征人的旗帜远去。这两句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和征人远行的壮怀,也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五六句:“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边城”指边地的城镇,“寒乡”即寒冷的地方。“秋霰”是秋天降落的雪花,“春风晚”则是指春天到来较晚。这两句写到了边地特有的自然风光:秋天的霜冻还没有退尽,就迎来了春雪;而春风吹不到的地方,还裹着冬天的严寒。这既是对景物描写,更是对边塞艰苦环境的概括。

七八句:“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陇”通“陇西”,指甘肃一带,这里泛指边塞。“寒云卷”,指天空中积雨云逐渐散开,天气转晴的意思。这两句进一步描写边塞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气候多变的特点。

末六句:“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徭役”指劳役,“所当”指应该承受的事。《汉书·五行志》中说:“天有象,地有信,人应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象的变化预示着人事的变化,也就是国家的政治情况变化。“念子加餐饭”就是担心儿子在外吃苦,希望他多吃点饭。这里的“子”指的是作者的儿子。

这首诗写于梁武帝大通元年(529),当时作者正在赴边任职途中。诗中虽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情,但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又表现出了一种壮志未酬的悲怆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