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欲谁与。
七夕穿针诗
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
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
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
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
流阴稍已多,馀光欲谁与。
译文
代北的马儿在秋天不会返回家乡,黑色的绢帛已经没有再织的线索了。
迎接着寒冷,忙着收拾衣裳准备过冬,照着月光抽丝引缕。
愁眉紧锁看着那明亮的月光,思绪纷乱如同眉毛聚集。
清晨的露水滴落于罗衣之上,秋风中吹拂的是玉制的簪子。
时间流逝阴影逐渐增多,剩下的时光该由谁度过?
赏析
此诗描写一个女子在七夕之夜为情人绣制香囊的情景。首联“代马秋不归,缁纨无复绪”写主人公远在代地的夫君,因战事而久戍不归,家中的黑色丝绢也无人再继续加工。这两句以“代”、“缁”等字眼点出地点和颜色,突出了环境的凄凉与人物心情的哀怨。颔联“迎寒理衣缝,映月抽纤缕”描绘出一幅勤劳的画面,主人公在寒冷的夜晚,一边缝衣一边思念着远方的夫君。颈联“的皪愁睇光,连娟思眉聚”则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和对夫君的思念。尾联“清露下罗衣,秋风吹玉柱”则将这种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主人公仿佛看到了丈夫身上晶莹的露珠和随风摇曳的玉簪,表达了对丈夫深深的眷恋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在七夕之夜绣香囊时的孤独与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