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陵抱天邑,紫渊更上林。
银台悬百仞,玉树起千寻。
水流冠盖影,风扬歌吹音。
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
日落庭光转,方幰屡移阴。
终言乐未极,不道爱黄金。

《游建兴苑诗》

丹陵抱天邑,紫渊更上林。
银台悬百仞,玉树起千寻。
水流冠盖影,风扬歌吹音。
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
日落庭光转,方幰屡移阴。
终言乐未极,不道爱黄金。

【注释】:

  1. 丹陵:指红色的山陵或墓地。
  2. 天邑/紫渊:天空和深渊。
  3. 银台:银色的建筑或宫殿。
  4. 百仞:一仞为八尺,百仞即八百尺。
  5. 玉树:比喻高洁的树木。
  6. 冠盖:指车骑等。
  7. 踟蹰:犹豫不决的样子。
  8. :喜爱。
  9. 遗簪:丢失的发簪,这里指掉落的头发。
  10. 日落: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11. 庭光:庭院中的日光。
  12. 方幰:方形的车帐,这里指车。
  13. :多次;屡次。
  14. 终言:最终说。
  15. :珍爱。

【赏析】:
《游建兴苑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建兴苑时的所见所感。全诗四联,每联都有其独特的景物描写,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了建兴苑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以下是各联的详细赏析:

  • 丹陵抱天邑,紫渊更上林。(首联):首联写景,以“丹陵”和“紫渊”开篇,展现了建兴苑的壮丽山水。”丹陵”指的是红色的山陵,象征着尊贵与庄严,而”天邑”则是指天空之城,形容建兴苑地势之高,宛如置身于仙境之中。

  • 银台悬百仞,玉树起千寻。(颔联):此联进一步描绘了建兴苑中建筑的雄伟与美丽。”银台”指的是华丽的宫殿,”百仞”和”千寻”都是用来形容高度的,这里可能是指建筑物或山峰的高度,表达了建兴苑的宏伟壮观。

  • 水流冠盖影,风扬歌吹音。(颈联):颈联继续描绘建兴苑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水流冠盖影”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的影子,如同人们头顶的冠盖一般,给人以优雅之感。”风扬歌吹音”则表现了人们在此处欢声笑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 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尾联):尾联则是表达了作者在建兴苑中的情感体验。”踟蹰”意味着犹豫、徘徊,可能是因为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失落,因为他意识到美景总是易逝的,所以才会珍惜每一次欣赏的机会。”遗簪”则是对失落的遗憾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 日落庭光转,方幰屡移阴。(末联):末联写到了日落时分的情景。”日落庭光转”描绘了夕阳西下,庭院中的光辉逐渐暗淡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一天即将结束。”方幰屡移阴”则表达了天色渐暗的变化,以及随着天色变暗,车上的帷幔被拉上了,使得周围环境更加幽暗的情景。

  • 终言乐未极,不道爱黄金。(末联):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作者虽然享受着眼前的美景,但却并不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如黄金)的想法。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态度的体现,也体现了王维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