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发春辉,游人竞下机。
却匣擎歌扇,开箱择舞衣。
桑萎不复惜,看花遽将夕。
自有专城居,空持迷上客。
注释:
- 庭树发春辉:庭中的树木开始发出春天的光辉,暗示春天的到来。
- 游人竞下机:游人们纷纷从飞机上下来。这里的“下机”可能指的是飞机降落,也可能是形容游人在飞机上的行为。
- 却匣擎歌扇:却把玩着扇子(即收起扇子),这里可能是指收起手中的扇子,也可能是形容游人收起了手中的歌扇。
- 开箱择舞衣:打开箱子挑选舞蹈的衣服。这里的“开箱”可能是指打开箱子,也可能是形容游人打开了箱子,准备开始舞蹈。
- 桑萎不复惜:桑叶已经枯黄,不再珍惜。这里的“桑萎”可能是指桑叶,也可能是形容事物已经失去了价值。
- 看花遽将夕:看到夕阳就要落下了。这里的“遽”表示突然,“看花”可能是指观看花朵,也可能是形容看到夕阳即将落下的景象。
- 自有专城居:有专门的地方居住。这里的“专城”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城市,也可能是形容一个人有自己的住所。
- 空持迷上客:徒劳地保持着对上级的尊敬,而实际上却无法得到实际的回报或认可。这里的“上客”可能是指上级或尊贵的人物,也可能是形容一个人在某种场合中的地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拟吴均体的应教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活动,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诗人通过对庭树、游人、飞机等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这些景物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诗人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游人的行为和心理变化。从一开始的兴奋和激动,到后来的失望和无奈,再到最后的孤独和无助,诗人通过这些情感的变化,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诗人通过对桑叶、夕阳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象征意义,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时间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人以“自有专城居,空持迷上客”作为结尾,强调了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不是盲目地追逐名利和地位。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