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坛青石路,灵相紫金峰。
影尽皈依鸽,餐迎守护龙。
晨朝宣宝偈,寒夜敛疏钟。
鸡兰静含握,仁智独从容。
五禅清虑表,七觉荡心封。
愿言于此处,携手屡相逢。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戒坛青石路,灵相紫金峰。 —— 描述了山房周围环境的壮丽,戒坛的青石路和紫金峰的山峰都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 影尽皈依鸽,餐迎守护龙。 —— 这里可能是指山房内供奉的佛像或者物品,如鸽子和龙的形象,象征着祥瑞和保护。
- 晨朝宣宝偈,寒夜敛疏钟。 —— 描述的是僧侣在清晨诵读佛经和夜晚敲击木鱼(疏钟)的情景,展现了寺庙中日常的修行生活。
- 鸡兰静含握,仁智独从容。 —— 提到鸡和兰花,象征吉祥和纯洁;而“仁智”可能指佛教中的慈悲与智慧,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五禅清虑表,七觉荡心封。 —— “五禅”可能指的是佛教中提到的五禅定,即禅定、散乱、专注、正念、等持,这里用以形容内心的平静。
- 愿言于此处,携手屡相逢。 —— 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希望可以常常来此修行,并与他人一起分享这份宁静。
译文:
戒坛旁青石铺就的路径通向威严的紫金峰,
山房内佛像或护法之像映入眼帘显得庄严神圣,
清晨诵经,傍晚敲钟,日复一日的生活充满虔诚,
宁静中蕴含吉祥如鸡花和兰花,仁爱与智慧令人肃然起敬。
通过禅修达到内心清净,感受五禅七觉的平和,
愿在此地常相伴,共度美好时光,彼此珍惜重逢。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山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修行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僧侣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心灵净化的画面。诗中多次提及的“仁智”,既是对僧人的赞美,也暗示了作者自己追求的内心状态。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宁静的哲学情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