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注释】
蜀道难:指由四川到长安的道路。
尊奉汉朝:指王尊奉事汉朝,为官忠正不阿。
遥:远。
高岷:即岷山,在今四川、甘肃交界处。长有雪:常年积雪,指山峰峻峭。阴栈:指山势险要,云雾缭绕的栈道。屡经烧:多次经过焚毁。
轮摧九折路:传说中通往西天的九条曲折险要之路被车轮压断,这里用“摧”字形容道路艰险。骑阻七星桥:据说从成都到长安,有座七曲的桥叫“七星桥”。
功名:《易经》中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地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效法它,刚毅坚卓,奋发向上;大地厚实广袤,君子应效法它,宽厚仁爱,容载万物。但此处取其反义,意即功名利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虚名浮利。讵(jù)可:岂可能。
【译文】
王尊忠诚地侍奉汉朝王朝,不畏艰险,长途跋涉。
高耸入云的岷山常年积雪,云雾缭绕之中的栈道屡次被烧毁。
车轮碾过九折崎岖的道路,马匹不能跨越七星桥。
这蜀道的艰辛如此,难道功名利禄就可以追求吗?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蜀道之艰难和抒发作者怀才不遇之情的七言绝句。诗中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险和途中的种种困难,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和对功成名就的渴望。
全诗共四句,前三句分别描述了蜀道的自然景观和路途中的艰难险阻,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和无奈。
首句“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诗人开篇就提到了王尊,他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曾经担任过重要的官职。然而,尽管他忠诚于汉朝,却因为路途遥远而感到害怕和担忧。这里的“灵关”指的是蜀道上的险要关口,而“遥”则表示这些关口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诗人通过描述这些关口的险要,暗示了蜀道的艰难程度。
第二句“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诗人接着描绘了蜀道的自然环境。这里的“高岷”指的是岷山,它是中国四川省和甘肃省的分界线之一。山上常年积雪,云雾缭绕。而“阴栈”则表示山路曲折蜿蜒,充满了未知和危险。诗人通过这两个词组,进一步强调了蜀道的艰险程度。同时,他也暗示了路途中的艰辛。
第三句“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这句诗中,诗人详细描述了旅途的困难。九折路和七星桥都是蜀道上的特色景点,它们分别代表了蜀道的险峻和复杂。诗人用“轮摧”和“骑阻”两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种种艰难。这不仅体现了蜀道的险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段旅程的感慨和无奈。
最后一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诗人在整首诗的结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蜀道艰难,但并不能阻挡他追求功名的愿望。这里的“讵可”表示否定,强调了诗人的决心和信念。他相信,只要努力坚持,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感慨和对功名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咏叹蜀道之艰难和抒发作者怀才不遇之情的七言绝句,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