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深炎气少,日落夜风清。
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
丝调听鱼出,吹响间蝉声。
度更银烛尽,陶暑玉卮盈。
星津虽可望,讵得似人情。

【注释】

殿深炎气少:殿中深邃,暑气较少。炎:炎热。殿深:指宫殿高大宽敞。炎气:指暑气。少:减少。

日落夜风清:太阳落山的时候夜风也凉爽起来。

月小看针暗:因为月亮很小,所以看针孔很暗。看:用针孔看。

云开见缕明:云彩消散时,可以看见缕缕阳光。见:看见。缕:一缕阳光,即一缕光线。

丝调听鱼出:听到鱼在水里游动的声音。调:调节、协调的意思。

吹响间蝉声:听到蝉的叫声。间:夹杂着。

度更银烛尽:到了更天的时候,所有的银质蜡烛都已经燃尽。度,通“渡”,通过。更天:一昼夜分为五更或六更,这里指夜晚。

陶暑玉卮盈:用来盛放酒的玉制的酒杯已经满满的了。陶:盛放。暑:炎热,这里指酒。玉卮:玉制的酒杯。

星津虽可望,讵得似人情:虽然可以看到天河上的星星,但哪能比得上人间的爱情呢!星津:天河,银河。讵(jù):岂,哪。得:能够。情:指男女之间的爱情。

【赏析】

此诗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七月十五日夜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的描写,以“七夕”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开头两句写宫中的景色。“殿深炎气少,日落夜风清。”宫门深邃,暑气已消;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清风习习。这两句点出了时间是在晚上,并且写出了环境的幽静清凉。

第三联写看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月小看针暗,云开见缕明。”月亮太小,所以只能看到牛郎织女隔着一道缝隙相会,而透过缝隙看时,只见一线光亮。这一句描绘了织女与牛郎相会时的情形。

接着写听到牛郎织女的相会之声。“丝调听鱼出,吹响间蝉声。”听到鱼跃出水面的声音,听到蝉鸣声。这里的“丝调”是比喻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和谐悦耳之音。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情感。“度更银烛尽,陶暑玉卮盈。”夜更深了,银烛都已燃尽。这时,诗人想到天上的银河,不禁感慨万千。他想到了人间的爱情,觉得人世的爱情比起天上的牛郎织女的爱情来还要真切动人,所以情不自禁地吟咏道:“星津虽可望,讵得似人情?”银河虽可仰望欣赏,但是哪有像人间的情爱那样令人难以忘怀的呢?

此诗构思巧妙,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表现了诗人对真挚爱情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全唐诗》录此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