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席多才俊,重合引珠妍。
管弦檐外响,罗绮树中鲜。
举针还向月,上舞复依筵。
度河将□殿,相看并是仙。
【注释】
初伏:农历七月初一。七夕:传说在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又称乞巧节。微凉:微凉的感觉。既引应徐且:既已引导,应徐缓一些,且:暂且。燕赵:今河北一带。清风朗月:清新明朗的月光。望:盼望,期待。七襄之驾:即“七襄”车。七襄,古代的一种车子。置酒陈乐:摆上酒席,奏起音乐。广席:宽阔的座位。多才俊:很多才俊的人。重合:再次相聚。引珠妍:指女子美丽动人。檐外:屋檐外面。管弦:乐器声。檐下:房檐下。罗绮:指华丽的衣服。树中鲜:树木中显得鲜艳。举针还向月,上舞复依筵:举起针来向月,跳舞时又依靠着筵席。度河将□殿:渡过黄河,登上□殿。相看:互相看着。并是仙:都像是神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乞巧的诗。七夕,又称乞巧节、七姐诞等。据记载,此节日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时期;唐代已有“七月七日长生殿内看牵牛织女”的习俗。宋代以后,这一习俗更为普及。
首联写七夕之夜,诗人已经感到一丝凉爽。既已引导,应徐缓一些。且:暂且。燕赵:今河北一带。清风朗月:清新明朗的月光。这几句写七夕之夜,银河清朗,明月高悬,凉意袭人,但诗人并不感到冷,因为心中早已有了期盼和喜悦。
颔联写七夕之夜,人们纷纷登台观赏牛郎织女的相会。广席:宽阔的座位。多才俊:很多才俊的人。重合:再次相聚。引珠妍:指女子美丽动人。檐下:屋檐下面。管弦:乐器声。檐下:房檐下。管弦檐外响,罗绮树中鲜。管弦檐外响,罗绮树中鲜。管弦檐外响,是指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时,天上的音乐和人间的音乐相融合,发出悦耳动听的乐曲声。罗绮树中鲜,是指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服饰鲜艳夺目。
颈联写七夕之夜,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情景。举针还向月,上舞复依筵。举起针来向月,跳舞时又依靠着筵席。度河将□殿,相看并是仙。渡过黄河,登上□殿。相看并是仙,是指牛郎织女虽然相隔万里,但最终能够相聚,他们相互看着对方,都是天上的神仙。
尾联写诗人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期盼。这首诗通过描写七夕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期盼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中国古代七夕乞巧风俗的繁荣与盛况,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