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
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
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
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
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
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
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
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
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
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
这首诗是五言诗,共八句。以下是对每句的逐词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 晴朝丽早霜,秋景照堂皇 - 晴朗的早晨,霜降的景象,秋天的景色映照在华丽的殿堂上。
- 晴朝:晴朗的早晨。
- 丽:美丽。
- 早霜:早晨的霜。
- 秋景:秋季的景色。
- 堂皇:华丽堂皇。
- 干惨风威切,荷雕池望荒 - 风吹得很凄惨,池边的风景显得空旷。
- 干惨:形容凄凉、悲惨。
- 风威切:风吹得十分强烈。
- 荷雕池:荷花雕刻成池塘。
- 荒:空寂、空旷。
- 楼高看雁下,叶散觉山凉 - 站在高楼上看雁群飞过,树叶凋落感到山风清凉。
- 楼高:高楼。
- 看雁下:观看大雁飞翔。
- 叶散:树叶凋零散落。
- 觉山凉:感受到山风的凉爽。
- 歇雾含空翠,新花湿露黄 - 天空中的云雾渐渐消散,空中充满了翠绿色彩;花朵沾着露水,呈现出黄色。
- 歇雾:云雾消散。
- 含:包含、充满。
- 空翠:空灵的绿色彩。
- 新花:新开的花朵。
- 湿露黄:沾有露珠的花瓣呈黄色。
- 飞禽接旆影,度日转铍光 - 飞鸟的影子落在旗帜上,阳光照耀下,时间仿佛流转。
- 飞禽:飞鸟。
- 接:接触、连接。
- 旆影:军旗或旌旗的影子。
- 度日:度过时光。
- 转铍光:阳光照亮了时间。
- 连翻北幽绮,驰射西园傍 - 连续地翻转北方的美景(可能是指诗歌的修辞手法),在西园旁边奔驰射击。
- 连翻:连续翻转。
- 北幽绮:北方的美景,这里可能指的是北方的山水画卷。
- 驰射西园傍:骑马奔驰射击在西园旁。
- 勒移码瑙色,鞭起珊瑚扬 - 马的缰绳移动,颜色如同玛瑙一样;鞭子抽打,珊瑚花随风飘扬。
- 勒:缰绳。
- 移:移动。
- 码瑙色:像玛瑙一样的颜色。
- 珊瑚扬:珊瑚花随风扬起。
- 已同过隙远,更异良弓藏 - 已经与时间的流逝相似遥远(可能比喻为岁月),但与良弓收藏起来的情景不同(比喻为珍惜资源)。
- 已同:已经相似到相同程度。
- 过隙:流逝的时间。
- 远:遥远。
- 更异:与之前的情况不同(可能是指珍惜资源)。
- 良弓藏:好弓箭被收藏起来(比喻珍贵之物不被使用)。
- 且观千里汗,仍瞻百步杨 - 暂且观赏千里外的汗迹,仍然可以瞻仰百步外的杨柳。
- 且观:暂且观看(可能意味着暂时欣赏)。
- 千里汗:千里之外的痕迹。
- 仍瞻:仍然可以观看(可能意味着即使距离遥远也能欣赏)。
- 百步杨:百步之外的杨柳。
- 非为从逸赏,方追塞外羌 - 不是为了追求休闲赏玩的情趣,而是追赶着塞外的羌族。
- 非为:不是为了。
- 从逸赏:休闲的赏玩。
- 方:才。
- 追:追赶。
- 塞外羌:塞外地区的羌族。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秋景”、“秋风”、“雁影”、“柳树”等,这些意象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和活力。同时,诗人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贵,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诗中还融入了一定的哲理思考,如“已同过隙远”,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珍惜当下、把握人生的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作品,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