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
残秋欲屏扇,馀菊尚浮杯。
涧流鸣二水,日色下三台。
无因侍清夜,同此月徘徊。
【注释】
聘齐秋晚馆中饮:指与齐朝的士人饮酒作乐。聘齐,即出使齐国。秋晚馆,指在秋天的傍晚举行的宴会。
洛阳才:指《洛阳赋》或《洛阳诗》。洛阳,东周、东汉和北魏的都城,当时是北方的政治中心。
残秋欲屏扇:形容秋天快要过去了。屏扇,屏风上的图画。
馀菊尚浮杯:说菊花还没有凋谢,还在杯子里浮动着。
二水:洛水、涧水。二水,一指洛水,一指涧水。
三台:洛阳城的三个台名,分别指南台、北台、西台。
无因侍清夜:没有机会陪您在月光下畅谈。因,趁机;清夜,明亮的月夜。
同此月徘徊:一同赏月而徘徊。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宴会的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以“酒诗”为主题,通过宴饮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首句“欣兹河朔饮”,点明宴席的地点和主人的身份。河朔是指黄河以北的地区,这里指代的是齐地。诗人在这里以“欣兹”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出了对于宴会的喜悦之情。这里的“河朔饮”也可以理解为“河朔的宾客”,也就是指那些来自齐地的朋友们。
第二句“对此洛阳才”,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场景。洛阳,作为古代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这里指的是洛阳的才子们,他们在这里聚会,畅饮作诗。这里的“洛阳才”也可以理解为“洛阳的诗歌”,即指那些出自于洛阳的诗歌作品。
第三句“残秋欲屏扇”,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结束的秋天的感受。秋天是一年中最为美丽的季节,它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和收获的满足感。然而,随着秋天的临近尾声,这种美好的景象也即将消失殆尽。这里的“屏扇”可以理解为关闭屏风,用来比喻秋天将尽,同时也暗示了宴会即将结束的意思。
第四句“馀菊尚浮杯”,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中的景色。菊花是秋天的象征,也是诗人喜爱的东西之一。诗人通过描绘酒杯中残留的菊花,来表达出他对秋天的留恋之情。这里的“馀菊”可以理解为已经凋零的菊花,而“浮杯”则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酒杯中的漂浮状态。这既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不舍之情,也表达了他对宴会的美好回忆。
第五句“涧流鸣二水”,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现场的自然景色。涧流是山间溪水的一条小溪,它在山谷之间流淌,发出悦耳的声音。这里用“鸣二水”来形容涧流在山谷中流淌时发出的声音,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表达了宴会现场的宁静与和谐。
第六句“日色下三台”,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现场的具体位置。三台是指洛阳城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城市的北部。这里用“日色”来描述太阳的光芒,表示时间已经到了傍晚。通过描绘太阳落山的景象,来表达出宴会即将结束的情景。
最后一句“无因侍清夜,同此月徘徊”,则是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无因”可以理解为无法陪伴朋友一起度过美好的夜晚的意思。而“同此月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一起赏月的愿望。通过这两句话,诗人传达出了对故友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重视。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