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今日掩,石洞即时封。
玉匣摧谈柄,悬河落辩锋。
香炉犹是柏,麈尾更成松。
郭门未十里,山回已数重。
尚闻香阁梵,犹听竹林钟。
送客风尘拥,寒郊霜露浓。
性灵如不灭,神理定何从。

【注释】

龙泉:龙泉寺,位于今浙江长兴县,为唐代著名古刹。

石洞:指龙泉寺山门的石窟,因有石像而名。

玉匣摧谈柄:指佛教经籍被毁坏,失去了价值。

悬河:形容辩才如悬河泻水,滔滔不绝。

柏:柏树。

麈尾:即拂尘,一种拂拭佛像用的器物。

郭门:城门口。

香阁梵:佛寺内烧香念佛的声音。

竹林钟:寺内的钟声,常在早晚敲一次。

寒郊:冷清的郊野。

性灵:性情与灵性,这里指人的精神和气质。

神理:佛理,佛学道理。

【赏析】

此是送人出葬之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佛教哲理的理解。诗的开头两句“龙泉今日掩,石洞即时封”,描绘了龙泉寺的衰败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友人的离去。接着,诗人用“玉匣摧谈柄,悬河落辩锋”来形容友人离去后,龙泉寺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只剩下一片寂静。

接下来的八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香炉犹是柏,麈尾更成松”两句,诗人以香炉和麈尾为比喻,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香炉虽然仍在那里,但已不再燃烧;麈尾也成了松木做的,失去了往日的光泽。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又展示了他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最后四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悼念之情。“尚闻香阁梵,犹听竹林钟”两句,诗人通过听到寺庙里烧香念佛的声音和钟声,表达了对友人的悼念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佛教哲学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悼念和对佛教哲理的理解。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