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没看楼殿,间关望绮罗。
翔禽逐节舞,流水赴弦歌。
细管吹丛竹,新杯卷半荷。
南宫冠盖下,日暮风尘多。

【注释】

出没:忽隐忽现。

看楼殿:指欣赏画中楼台殿阁的美景。

间关:形容声音悠远,好像隔开的样子。

翔禽:飞翔的鸟儿。

逐节舞:指鸟儿随着乐曲的旋律翩翩起舞。

流水赴弦歌:比喻乐曲如流水般自然流畅。

细管:指箫。

丛竹:竹林。

新杯:新酿的美酒。

卷半荷:指荷花半开着。

南宫冠盖下:指朝廷中权贵云集,车马喧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一幅画中景物的变幻,来表现画中鸟兽与乐曲的和谐统一。

“出没看楼殿,间关望绮罗。”这是说,鸟儿在楼阁殿宇之间飞来飞去,不时地停下来观看美丽的宫阙和华丽的衣裳。这两句写出了画面上鸟儿活动的环境。

“翔禽逐节舞”四句,描绘的是画中鸟禽的动态:“翔禽”是自由自在地飞翔的鸟儿,它们随着“曲终调有尽”的音乐旋律,或停或飞,或高或低,仿佛是在跳一支优美的舞蹈。“随节”,即按音乐的旋律而动。

“细管吹丛竹”四句,写画中的其他景物:那细长如管状的箫,正吹奏着美妙的乐声;旁边那盛开的荷花,似乎也听到了乐曲,正轻轻地摇曳着娇嫩的花枝。这四句以箫、竹、花三种景物为媒介,把乐曲的美妙传遍了整个画面。

“细管”、“丛竹”、“半荷”都是画中之物,但它们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使诗人的观感得到全面的体现。

最后四句,诗人的视线由画内转向画外:“南宫冠盖下,日暮风尘多。”原来,那些身披朝服、头戴官帽的达官贵人,正在朝廷的南郊行猎,他们追逐猎物时掀起了漫天的风沙。这两句诗既交代了画的背景,又点出了一个时代,从而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所绘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