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
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梁。
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
就阶犹不进,催来上伎床。

【注释】

千寻:形容高。

芙蓉堂:用芙蓉花比喻屏风上图画,即“画屏”。

行云碍芰梁:行云挡住了莲叶的脊梁,即“莲叶”挡住了“画梁”,也指屏风上的山水画。

就阶犹不进,催来上伎床:走到台阶前仍不肯前进,催促着上去坐上那“技人”(伎艺人,歌舞艺人)的床。

【赏析】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这是一首描写画中景色的小诗。诗人从画中的景写到画中物,再由画中物联想到生活中的实境,最后又回到画上来。这样一咏三写,层层深入,既写出了自己对艺术的感受,又写出了对自然美的赞美,表现了作者的艺术修养与审美趣味。

首句“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是写屏风上画有亭台楼阁。千寻是极言其高,百尺也是极言其高,而以“木兰”、“芙蓉”两词来形容,则显得更加美丽。木兰,是一种树名,又名木莲、山桂、桂木等;芙蓉,是荷花的别称,这里用来泛指花饰。两句诗把屏风画的景色写得十分美妙。

第二句“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梁”,则是写屏风上画的是一幅山水画。“莲井”是指莲花池,“芰梁”是用荷叶作成的建筑。“落日低”和“行云碍”都是写画中的景色。这两句诗通过落日低映在莲花池中,行云遮住荷叶建筑的脊梁,突出了画面中景物的高远与迷蒙。

第三、四句“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则是写屏风上的画,是一幅春江景色图。“流水桃花色”是描绘江水流过盛开的桃花,“春洲杜若香”是描绘春天的洲渚上生长着杜若草。两句是写屏风上的画,是一幅春江景色图。

第四、五句“就阶犹不进,催来上伎床”,是说站在台阶前还不愿进去,催促着上去坐上那“伎人”(伎艺人,歌舞艺人)的床。这是写屏风上的画所引发的一种联想。这两句诗表现了作者对这幅画的喜爱。

全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