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出桂苑,徙倚就花林。
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
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
绝爱猿声近,唯怜花径深。
【注释】
徘徊:来回走动。出桂苑:离开桂花盛开的花园。徙倚(qíyǐ):在花林中来回徘徊,不进。调琴:弹琴。蒲低:指蒲苇低垂。抱节:表示坚守气节。短:指竹子不长。空心:比喻心无杂念。绝爱猿声近:特别喜爱猿声。惟怜花径深:只有怜惜那曲折深远的花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画中的景物,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徘徊出桂苑,徙倚就花林。”诗人首先描写自己走出桂苑、漫步花林,然后来到画前欣赏,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诗人以“出”对“就”,用词简练而自然;“徘徊”“徙倚”则形象地表现出诗人观赏画中景色时的情态。从结构上看,第一句是总起,第二句是承上启下,第三四句是具体描写画中景色,第五句是收尾,点明题旨。
“下桥先劝酒,跂石始调琴。”诗人来到画中景,便下桥去劝酒,又攀援石磴,在画上弹奏起琴来。这两处动作,都极有情趣,也极有画面感。诗人在欣赏时,不仅观,而且想,而且动,所以这两句诗既写出了他对这幅画的喜爱,又把画中的景色写得活灵活现。
“蒲低犹抱节,竹短未空心。”诗人继续写画中的景物,“蒲低”即芦苇低垂,“抱节”指像芦苇一样挺拔。这两句是说芦苇虽然低垂,但仍然保持着它的气节,竹子虽然短小,但还没有失去生机。诗人用“犹抱”与“未空心”作对比,突出了芦苇的顽强和竹子的生机勃勃。
“绝爱猿声近,唯怜花径深。”诗人在画中还听到了猿猴啼叫的声音,看到花径幽深。诗人在这里用了“绝爱”和“唯怜”两个词语,表达了他对猿声的喜爱和对花径深深的眷恋之情。
这首诗写诗人欣赏画中的景色,通过写画中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诗人在欣赏画时,不仅观其形,更赏其意,把画当作有生命的物体来看待,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