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
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
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
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沉。
诗句释义及赏析:
- 交柯乍百顷,擢本或千寻。
- 注释:交柯,指树的枝干交错如网。乍,忽然,这里形容数量之多。百顷和千寻,均为古代长度单位,表示树木的庞大。
- 译文:树木的枝条交织如网络,有的树高达千寻。
-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手法表现了树木的茂密和高大,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 枫子留为式,桐孙待作琴。
- 注释:枫子,枫树的种子,象征成熟和丰收。式,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效仿或作为标准。桐孙,指梧桐树的后代,比喻新一代的继承者。
- 译文:将成熟的枫籽留给后人作为种植的标准,期待梧桐的后代能够成为乐器的材料。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遗产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后世子孙的期望。
- 残核移桃种,空花植枣林。
- 注释:残核,指树的果实已经成熟的部分。移桃种,将成熟的桃核移植到其他树上。空花,指未结果实的花。植枣林,在枣树上种植。
- 译文:把成熟的桃核移植到其他树上,把未结果实的花朵种植在枣树林中。
- 赏析:通过对比“残核”和“空花”,诗人强调了自然界中的循环与平衡,同时也体现了对植物生命周期的关注。
- 幽居对蒙密,蹊径转深沉。
- 注释:幽居,指隐居的生活状态。蒙密,形容环境幽深、密集。蹊径,指小路。转深沉,形容道路逐渐变得深邃。
- 译文:在幽深的环境中隐居,小路逐渐变得深邃。
-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变化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
这首诗通过对各种树木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量和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对生活态度的淡然以及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