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地鹢飞初,湘川燕起馀。
扫坛聊动竹,吹薤欲成书。
苍梧洞犹在,合浦树应疏。
阳乌一转翅,千里定非虚。
【注释】
宋地:地名,今湖北安陆一带。鹢(yì)飞初:鹢,即鹅。古代一种水鸟。鹢飞初,是说鹢鸟刚刚飞起来。湘川:湘江,在今湖南境内。燕起馀:燕子刚刚飞起。湘川燕起馀,写春末夏初的景色。扫坛:扫除坛场,指祭祀。聊动竹:轻轻地摇动着竹子。吹薤欲成书:吹风像要写成书的样子。薤(xiè):一种香草。合浦树:合浦县出产的大树。合浦树应疏:合浦的大树应该稀疏了。阳乌:太阳。转翅:一作“转翼”。定非虚:一定不是空的。
【赏析】
此诗咏物寄兴,托物言志,抒发作者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忧愤之情。
首联“宋地鹢飞初,湘川燕起余”,写春天万物复苏,大雁刚刚从南方飞回,燕子也刚刚从北方飞来。诗人以“宋地”点明自己的所在地,又以“初”、“余”二字写出了时间之早、季节之晚。
颔联“扫坛聊动竹,吹薤欲成书”,写诗人祭祀时,扫坛而动竹,吹风如要写成书一样。这两句用拟人手法,把风比作有情有意的使者,生动地描写了风势之大,吹拂之急。
颈联“苍梧洞犹在,合浦树应疏”,写诗人遥思故乡。苍梧山,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合浦郡,今广西北海、广东雷州一带,这里指越南北部地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故乡远隔千山万水,但仍然记得它的山川树木,说明诗人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
尾联“阳乌一转翅,千里定非虚”,写诗人的感慨。诗人想象太阳西下以后,它的影子将投到千里之外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壮志未酬和报国无门的悲慨。
全诗语言清新明快,风格自然朴素,寓情于景之中,既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又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