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朔风惊,饮马出长城。
群惊还怯饮,地险更宜行。
伤冰敛冻足,畏冷急寒声。
无因度吴坂,方复入羌城。
诗句释义
1 秋草朔风惊:秋天的草原上,阵阵朔风吹过,草木摇曳发出声响。”朔风”指的是北风,因为“朔”字在古汉语中常指北方。这里的“惊”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给马带来的不适感。
饮马出长城:马被牵出了长城之外。”饮马”是古代的一种习惯,即让马饮水解渴。这里可能指的是长城附近有水源供马匹饮用。
群惊还怯饮:看到其他马匹都在喝水,自己的马却显得惊慌不安,不敢喝。这可能是因为害怕水太冷或者水质问题。
地险更宜行:由于地势险峻,更适合骑马前行。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虽然环境艰苦,但通过骑马可以更快地达到目的地。
伤冰敛冻足:冬天来临,冰雪覆盖了大地,马蹄上的冰层厚重,行走艰难。”伤”在这里形容冰的厚度,使马蹄受损。
畏冷急寒声:寒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害怕,听到马蹄声也感到不安。”畏冷”和”急寒声”描述了人在寒冷环境中的生理反应。
无因度吴坂:没有合适的理由或条件,无法渡过吴国的险关。这里的“吴坂”指的是吴国边境的险要关口。
方复入羌城: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能够进入羌国的城镇。”羌城”可能是羌族居住的地方,也可能是一个地名。
译文
秋草在北风中摇曳,我的马被放出长城。
看到其他马都在喝,我的马却显得惊慌而不愿喝。
是因为担心水温太低还是水质有问题?
因为地势险峻,更适合骑马前行。
冬天到来,冰雪覆盖了大地,马蹄上的冰层厚重,行走艰难。
寒冷的天气让人感到害怕,听到马蹄声也感到不安。
没有合适的理由或条件,无法渡过吴国的险关。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能够进入羌国的城镇。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人的感受和行为的描绘,表达了对边疆生活的艰辛和对家人的思念。诗中的自然景观描绘生动,人物的情感表达真挚,整体风格质朴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