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天收密雨,高阁映奔曦。
雪尽青山路,冰销绿水池。
春光落云叶,花影发晴枝。
琴樽奉终宴,风月岂云疲。
注释
初春:指春天的开始。
赋得:一种古体诗,通常由人即景生情,抒发感情。
池应教诗:可能是作者为应教而作的诗,”应教”可能是指应教之命或应教之意。
遥天:天空。
收密雨:天空中的云层密集且厚重,使得雨水无法散去。
高阁:高楼大厦。
映奔曦:反射着太阳光。
雪尽:雪已全部融化。
青山路:山间的小路。
冰销绿水池:冰块融化后填满了绿池。
春光落:春日的阳光。
云叶:云彩。
花影发晴枝:花朵的影子在晴空中的树枝上显现。
琴樽:古代乐器和酒器,这里指宴席。
终宴:结束的宴会。
风月岂云疲:风和月亮怎么会感到疲劳呢?
译文
初春时节我写这首诗,
远天聚集着细雨密布,高高的楼阁反映着太阳的光芒。
白雪消融了山间小路,冰块融化填满了绿色的池塘。
春光洒落树叶,花朵的影子出现在晴朗的树枝上。
音乐美酒为我们奏起了最后一场宴会,
风和月亮又怎么会感到疲劳呢?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初春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春天的景象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远天的云雨到高山的积雪,再到山间小路和池塘的变化,都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对春光和花朵的描述,更是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与温暖。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通过音乐和宴会的场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