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万里向河源,娼妇三秋思柳园。
路远寄诗空织锦,宵长梦返欲惊魂。
飞蛾屡绕帷前烛,衰草还侵阶上玉。
衔啼拂镜不成妆,促柱繁弦还乱曲。
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
流萤映月明空帐,疏叶从风入断机。
自对孤鸾向影绝,终无一雁带书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名作之一。下面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翻译并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良人万里向河源,娼妇三秋思柳园:良人的远行如同遥远的河源,而我则在三秋之后思念着柳园。
良人万里向河源,娼妇三秋思柳园:这里的良人指的是远方的丈夫,他正在前往河源的路上;而娼妇则是诗人自己,她在三秋之后依然思念着柳园。这里的“河源”和“柳园”都是地点,分别代表了丈夫和诗人的所在地。
路远寄诗空织锦,宵长梦返欲惊魂:由于距离遥远,诗人只能通过书信来寄托思念之情,而这种漫长的等待让梦境中的她感到惊恐。这里的“织锦”指的是写信的过程,而“惊魂”则形容了她在梦中的惊恐感。
飞蛾屡绕帷前烛,衰草还侵阶上玉:飞蛾不断绕飞到帷前的蜡烛旁,衰败的草叶还侵入了台阶上的玉石。这里的“飞蛾”和“蜡烛”、“衰草”、“台阶上的玉石”等意象,都描绘出了一幅凄凉的画面。
衔啼拂镜不成妆,促柱繁弦还乱曲:她含着泪水擦试梳妆镜,但镜子里却映出了凌乱的妆容。这里的“衔啼”和“拂镜”、“梳妆镜”、“凌乱的妆容”等词语,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时分年移竟不归,偏憎寒急夜缝衣:时光流转,岁月变迁,他却始终未能归来,反而更加厌恶寒冷的夜晚需要缝制衣裳。这里的“时分年移”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寒急夜缝衣”则描绘了诗人在寒冷的夜晚需要缝制衣服的情景。
流萤映月明空帐,疏叶从风入断机:流萤映照下的月光照亮了空旷的床铺,而稀疏的树叶随风飘落进入了断掉的织布机。这里的“流萤映月”、“空床铺”、“断掉的织布机”等意象,都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冷清的场景。
自对孤鸾向影绝,终无一雁带书回:独自面对着孤独的鸾鸟的影子,最终没有一只大雁能够带着书信回来。这里的“孤鸾”指的是孤独的鸾鸟,而“书回”则表示书信能够顺利返回。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诗篇,通过描绘诗人与丈夫之间的相思之情以及丈夫未归的孤独景象,传达出诗人对于爱情的渴望、无奈以及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同时,诗中也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表达手法,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