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俱白眉。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属于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此题中需注意的是:三马俱白眉,“俱”通“俱”,“白”是白色的“白色”。

参考译文:我与马子结为兄弟,我们三个人的眉毛都变成了白色。

赏析:

《赠马子结兄弟》是唐代诗人贾至创作的七言律诗。诗前两句写马子结三人的相貌特征;后两句写他们兄弟三人同饮一樽酒的情景。全诗以简驭繁,意在言外,寄寓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情之情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这首诗开篇即点出了人物,点出了人物的面貌,点出了人物的神态。马三子结,人称“三马”,他们的相貌特征很特殊,就是“俱白眉”。“白眉”二字,既指颜色,又指人的容貌。因为古人认为,“白眉公”是一种神仙的化身。这里用“白眉”来指代三马,既表明三马的不凡身份,又暗示了他们高远的人格志趣。

“俱白眉”一句中的“俱”字,有“全部”、“全都”的意思。“俱”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全部都是。“白眉”,即白色眉毛。这里用两个“白”字连用,强调了三人眉色皆白,不仅突出了人物的身份,而且表现了他们性格上的某种共同性。从字面上理解,“俱白眉”就是说三个人都有白色眉毛。实际上,“白眉”一词在古代诗文中多用来比喻高尚的品质、清高的志节。如杜甫《醉时歌》:“安得五百万兵戈,为君两度扫狂寇?”这里的“白眉”就指高尚的人品。所以,“俱白眉”三字,除了表明三马的身份之外,还暗含了一种精神气质,即他们都拥有着一种高尚而清高的品格。

第三句紧承上文而来,由“俱白眉”引出下文。三马既然都拥有着高尚而清高的品格,那么他们的性格一定非常相似或者相同。因此,在第四句中便有了这样的表述:“我与马子结为兄弟。”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与你三兄弟结拜为兄弟。“与……为……结为兄弟”,这是一种表示亲近关系的常用词组,它表明说话者与被说话者之间有一种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亲昵的关系,往往源于两人有着相似的经历或者相同的志趣。

“三马俱白眉”这一形象在后世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流传。宋代文学家苏轼曾作《赠刘景文/刘郎已恨蓬山远/刘郎去矣》一诗云:“相逢何必曾相识”,其意境与此颇为类似。《赠马子结兄弟》这首诗同样运用了这种意象来表达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

通过简洁的文字描写出马子结三人的外貌特点,以及他们的性格特质——具有高尚的品格;颔联两句则具体描述了与马子结成兄弟的场景;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共饮一樽酒的情景;尾联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和升华,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情怀。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审美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