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关氛雾侵,羌笛吐清音。
韵切山阳曲,声悲陇上吟。
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
方知出塞虏,不惮武溪深。

注释:

  • 胡关氛雾侵,羌笛吐清音。

  • 胡关:指边关,边境地区。

  • 氛雾:烟雾、云气。

  • 侵:侵袭、侵入。

  • 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发出清脆的声音。

  • 吐清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 韵切山阳曲,声悲陇上吟。

  • 韵切:声音与音乐和谐相融。

  • 山阳曲:古代的一种乐章名称。

  • 声悲:声音悲伤、哀愁。

  • 陇上吟:在陇山上吟诵诗歌。

  • 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

  • 柳折:柳树被风吹断。

  • 城边树:指城边的柳树。

  • 梅舒:梅花舒展开来。

  • 岭外林:指远处的树林。

  • 方知出塞虏,不惮武溪深。

  • 方知:才知道。

  • 出塞虏:出塞的俘虏。

  • 武溪:地名,位于今四川西部。

  • 深:深远。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写了边疆的风光和边塞的生活。全诗通过描绘羌笛的声音和边塞的风景,表达了作者对边疆人民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诗的开篇“胡关氛雾侵,羌笛吐清音”,以胡关的烟雾笼罩和羌笛发出的清脆声音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边关的壮丽景色和边疆人民的艰辛生活。接着,“韵切山阳曲,声悲陇上吟”,通过描绘音乐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融合,表达了边塞人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战争带来的痛苦。然后,“柳折城边树,梅舒岭外林”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最后,“方知出塞虏,不惮武溪深”表达了作者对边塞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成功地表现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边塞人民的生活状态,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谴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