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虽暂见,及觉始知非。
殿转不能寐,徙倚独披衣。
悽悽晓风急,晻晻月光微。
室空常达旦,所思终不归。

注释:

  1. 有所思:心中有所思念,但无法实现。
  2. 梦中虽暂见:梦醒后,发现自己所想的人或事并不存在。
  3. 及觉始知非:醒来后,发现梦中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
  4. 殿转不能寐:宫殿转角处,无法入睡。
  5. 徙倚独披衣:徘徊不安,只能独自披上衣服。
  6. 凄凄晓风急:凄凄的早晨的风很猛烈。
  7. 晻晻月光微:微弱的月光,让人感到压抑。
  8. 室空常达旦:房间空空荡荡,从天亮到天黑。
  9. 所思终不归:思念的人永远无法回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在梦中见到自己心爱的人却无法与之相见的无奈和痛苦。全诗以梦境为线索,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首句“有所思”直接点明了主题,表明了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然而,这种思念却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梦中所见之人并非真心所爱之人。第二句“梦中虽暂见,及觉始知非”,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梦境的怀疑和否定,表明他清醒时才发现,那些短暂的相遇不过是幻觉而已。
    接下来的句子“殿转不能寐,徙倚独披衣”,描绘了诗人在梦境中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情景。这里运用了“殿转”这一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不安。而“徙倚独披衣”则展现了诗人孤独的身影,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接下来的几句“凄凄晓风急,晻晻月光微”,则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时分,面对凄凉的秋风和微弱的月光时的心境。这里的“凄凄”和“晻晻”都是形容风雨声的词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同时,“晓风”和“月光”也暗示了时间在流逝,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最后两句“室空常达旦,所思终不归”,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认知和接受。他意识到,无论自己多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现实的处境,也无法让所思之人回归。这里的“室空”和“所思终不归”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绝望。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