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
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颓风。
出洲分去燕,向浦逐归鸿。
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
忽亿园间柳,犹伤江际枫。
吾生弃武骑,高视独辞雄。
既殚孝王产,兼倾卓氏僮。
罢籍睢阳囿,陪谒建章宫。
纷余似凿枘,方圆殊未工。
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
去辞追楚穆,还耕偶汉冯。
巧拙良为异,出处嗟莫同。
若厌兰台右,见访灞陵东。

这首诗是何逊的《答记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

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颓风。

出洲分去燕,向浦逐归鸿。

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

忽亿园间柳,犹伤江际枫。

吾生弃武骑,高视独辞雄。

既殚孝王产,兼倾卓氏僮。

罢籍睢阳囿,陪谒建章宫。

纷余似凿枘,方圆殊未工。

黑貂久自弊,黄金屡已空。

去辞追楚穆,还耕偶汉冯。

巧拙良为异,出处嗟莫同。

若厌兰台右,见访灞陵东。

赏析:

这首诗是何逊的《答记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友情和命运的思考。

第一联“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描绘了诗人的漂泊生活和他对未来的迷茫感。他感到疲倦和失落,因为他无法找到归宿和安定的生活。

第二联“晨征凌迸水,暮宿犯颓风”则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经历。清晨他冒着激流前行,晚上则在狂风中安营扎寨。这两句反映了他对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三联“出洲分去燕,向浦逐归鸿”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他离开家乡时,燕子向他招手;当他返回时,鸿雁与他同行。这两句表现了他的自由自在和对自由的向往。

第四联“兰芽隐陈叶,荻苗抽故丛”则描绘了他对故乡的回忆。他看到新长的嫩芽和旧有的陈叶,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

第五联到第九联则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他感叹自己的一生被浪费在了武骑上,而忽视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同时他也感叹自己的财富已经耗尽,只剩下空虚的外表。

第十联“去辞追楚穆,还耕偶汉冯”则描绘了他回归农田的生活。他辞去官职,回到农田中去耕种。这两句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最后两联“巧拙良为异,出处嗟莫同”则是对人生观的哲理思考。他认为聪明才智的人有不同的命运,而普通人只能随波逐流。他感叹自己的选择和命运的不同,同时也对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表示了批评。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理想和命运的深刻思考。它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困惑和挣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