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去平乐,还顾极川梁。
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
洛桥分曲渚,官寺隐回塘。
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伤。
况复千馀里,悲心未遽央。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词语解释来理解诗意,然后把握情感,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意象和典故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诗是诗人写给陆机、陆云的一封信,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思念及对他们的劝勉之情。诗人用“发建兴渚”四句写自己送他们去建兴,回望极川梁时的情景:还顾极川梁,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洛桥分曲渚,官寺隐回塘。

“发建兴渚”四句,诗人以景起兴。发建兴渚,即指诗人从建兴出发前往洛阳。建兴是今陕西汉中一带;洛阳是当时的政治中心,诗人此时因受谗言而被迫离开京都,心中充满忧愁,所以“发建兴渚”便成了他心中的一块沉痛。“还顾极川梁”,极川梁,指长江。诗人回首极川梁,那滚滚东逝的黄河水,正像一条条长河横亘在面前,令人感到一种苍茫无际的压抑感。“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这两句写诗人在渡口听到有人唱着《行路难》,并认出了杏间堂(即《行路难》歌者所居),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洛桥分曲渚,官寺隐回塘。”诗人又回到了长安,来到洛桥上。洛桥,指洛水之滨的桥,即灞桥。这里借指长安。“官寺隐回塘”,官寺,指官家寺庙。回塘,指池塘。官家寺庙隐藏在曲折的池塘之后,诗人在这里感叹长安城的繁华热闹。

“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伤”。诗人看到长安城的景象,想到自己的遭遇,心情更加难过了,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伤。”这两句是说自己行走在长安城中,每走几步就想起朋友,每想一事就伤心不已。

“况复千馀里,悲心未遽央。”这句诗人说,何况还有一千多里的距离呢?我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诗人在长安苦闷彷徨,百感交集,心情难以平静,但仍然要强自抑制,不露声色,以免引起别人的误会。

【答案】

发建兴渚示到陆二黄门诗

扁舟去平乐,还顾极川梁。

犹闻枣下吹,尚识杏间堂。

洛桥分曲渚,官寺隐回塘。

客行裁跬步,即事已多伤。

悲心未遽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