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定三边静,时和四海敦。
行人仍礼籍,使者接輶轩。
宾荣君享燕,客踞我司存。
既美齐婴学,欣逢郑产言。
琴酒时欢会,篇章极讨论。
回旌逗陇左,返轴指河源。
塞榆行隐路,津柳稍垂门。
日沈山气合,潮落水花翻。
离情欲寄鸟,别泪不因猿。
所可缄怀袖,方以代兰萱。
赠北使诗:
业定三边静,时和四海敦。
行人仍礼籍,使者接輶轩。
宾荣君享燕,客踞我司存。
既美齐婴学,欣逢郑产言。
琴酒时欢会,篇章极讨论。
回旌逗陇左,返轴指河源。
塞榆行隐路,津柳稍垂门。
日沈山气合,潮落水花翻。
离情欲寄鸟,别泪不因猿。
所可缄怀袖,方以代兰萱。
注释:
- 业定三边静:国家安定,边境安宁。
- 时和四海敦:天下太平,人们和谐相处。
- 行人仍礼籍:使者们仍然遵循礼节和规矩(“行人”即出使的人)。
- 使者接輶轩:使者们接到了使者的马车(“輶轩”是轻便的车)。
- 宾荣君享燕:宾主双方都享有荣耀和享受宴乐(“宾荣”和“君享燕”均指宴饮和享受)。
- 客踞我司存:客人占据着我方的席位(“踞”指站立或占据)。
- 既美齐婴学:已经学习到了齐国的知识(“婴”通“婴”,学习的意思)。
- 欣逢郑产言:非常高兴地遇到了郑国的贤才(“郑产言”指郑国的智慧或言论)。
- 琴酒时欢会:常常在一起饮酒作乐(“琴酒”泛指饮酒作乐)。
- 篇章极讨论:文章诗词讨论得非常热烈(“篇章”指诗文,“极讨论”指讨论得极为激烈)。
- 回旌逗陇左:回旗指向陇左方向(“旌”指旗帜,“陇左”指陇右,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 返轴指河源:返回的马头指向黄河源头(“轴”指车辕,“河源”指黄河的源头)。
- 塞榆行隐路:塞上的榆树行道隐没在路边(“榆行”指榆树生长的道路,“隐路”指道路隐蔽或隐藏)。
- 津柳稍垂门:渡口旁的柳树稍微垂挂在门前(“津柳”指渡口旁的柳树,“垂门”指柳树枝条下垂到门口)。
- 日沈山气合:太阳落山后山间的气息融合在一起(“沈”通“沉”,“山气合”指山间的雾气融合在一起)。
- 潮落水花翻:潮水退去后水面上花浪翻滚(“潮落”指潮水退去,“水花翻”指水花四溅)。
- 离情欲寄鸟:离别之情就像要借飞鸟来表达(“离情”指离别之情)。
- 别泪不因猿:离别之时不会因为猿猴而流下泪水(“不因猿”指不为猿猴而流泪)。
- 所可缄怀袖:可以用衣袖包裹着所想说的话(“所可”指可以用来说的)。
- 方以代兰萱:用兰花和萱草代替自己的愿望(“兰萱”指象征美好愿望的兰花和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