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土皆王士,安知全高尚。
东垄弃黍稷,西游入卿相。
属逢利建始,投分参末将。
尺寸功未施,河山赏已谅。
摄官因时暇,曳裾聊起望。
郁盘地势远,参差百雉壮。
翠壁绛霄际,丹楼青霞上。
夕池出濠渚,朝云生叠嶂。
笼鸟易为恩,屠羊无饰让。
泰阶端且平,海水本无浪。
小臣何日归,顿辔从闲放。
直石头诗
注释: 这首诗是李白在任江州司马时所作,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不平。
译文:
率土皆是王之领域,哪能知晓全高尚之人?
东垄放弃黍稷,西游入卿相之列。
属逢利建始之时,投分参末将之列。
尺寸之功未能施展,河山之赏已昭彰。
摄官因时暇而归隐,曳裾聊以期望。
郁盘之地地势遥远,参差百雉的壮观。
翠壁绛霄际处,丹楼青霞之上。
夕池出濠渚之中,朝云生叠嶂之上。
笼鸟容易获得恩宠,屠羊却无装饰之辞。
泰阶端且平正,海水本无波浪。
小臣何时得以归乡,顿辔随缘而放。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至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担任江州刺史期间。这一时期,李白的政治生涯进入低谷,他的心情也颇为郁闷。
首联“率土皆王士,安知全高尚”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处境的无奈以及对理想中高尚人格的向往。颔联“东垄弃黍稷,西游入卿相”则反映了李白对现实社会阶层流动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不平。
颈联“属逢利建始,投分参末将”揭示了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尾联“小臣何日归,顿辔从闲放”则透露了诗人对于归隐山林、淡泊名利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