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客离婴时,飘飖无定所。
昔秋寓江介,兹春客河浒。
往戢于役身,愿言永怀楚。
泠泠鲦疏潭,邕邕雁循渚。
飂戾长风振,摇曳高帆举。
惊波无留连,舟人不踌伫。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内容为:羁旅之人离别家乡时,飘泊不定无处归;昔日秋天寄居在江边,如今春天客居在河上;往日服役身体疲困,愿言永远怀念楚国地。

【答案】

①“羁客”指在外漂泊的游子。②“飘飖”形容行船无定。③“婴”通“淹”,久留、滞留。④“长风”比喻强劲的顺风。⑤“踌躇”意为徘徊不前或犹豫不决。

译文:

漂泊的游子离开了家乡,四处流浪没有归宿,昔日秋天寄居在江边,如今春天客居在河上。往日服役身体疲惫,但愿永远思念楚国故土。

赏析:

诗人借自己在外飘零的身世,抒发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首句直抒胸臆,点明“游子”,说明羁客之苦。次句用典,以“寓江介”“客河浒”表明自己的流离失所。三、四两句写往昔与今朝,从前在江畔居住过,而今却到河边去了。“往戢于役身”一句,表现了游子的辛酸苦楚。而“永怀楚”则表达了他对于故乡的思念。

五六句写景。“泠泠”指水声,这里指水波声,“邕邕”也是水声,这里指水流声,“疏潭”“循渚”,都是流水的声音。“飂戾”是大风的样子。“高帆”就是大船,因为风大所以扬起了船帆。

七八句写舟中人。“惊波”即急流险滩,“无留连”即不留滞,“舟人不踌伫”即舟人不停步。意思是说,虽然有惊涛骇浪,但是船上人毫不迟疑地继续前行。这两句写舟中人的镇定自若和勇敢无畏。

此诗是作者流寓江南时所作。从诗的内容看,这是一首羁旅之作,但诗中并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一系列景物描写来间接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