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久膏既竭,启明旦未央。
环情倦始复,空闺起晨装。
幸承天光转,曲影入幽堂。
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
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
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
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
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
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
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
【赏析】
《秋夜诗》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秋夜思妇的孤寂愁苦。此篇写秋夜思妇起作晨妆的情景。
首联写夜深已久,油灯将尽,启明才天光转亮;二联写倦极而复,起于空闺,匆匆晨装;三联写天光转亮,影入幽堂,徘徊集通隙,宛转烛回梁;四联写帷风自卷舒,帘露视成行,岁役急穷晏,生虑备温凉;五、六句写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冬雪旦夕至,公子乏衣裳。七、八句写华心爱零落,非直惜容光,愿君剪众念,且共覆前觞。
全篇情景交融:夜已残矣,油灯将尽,但启明星尚未出现,故“幸承天光转”;室内帷风自卷自舒,窗外帘露似有似无,暗示着室内外天气的变化无常。这几句渲染了一种清冷凄苦的气氛。
颔联写晨妆。“环情”即“环堵”,意谓室内陈设简陋、狭小。诗人通过描写室内的陈设来烘托思妇之贫苦。“始复”意为刚刚恢复。“空闺”指内室。思妇起床梳妆时的心情是矛盾的,一边是“幸承天光转”,一边是“岁役急穷晏”。前者表现了对黎明的企盼和喜悦,后者则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悲凉的情怀。
颈联写晨妆毕,准备出门。“幸承”两句,用一个“幸”字,写出了思妇在天将亮未亮的朦胧时刻,从昏睡中惊醒,勉强支撑起身,又赶紧去梳妆打扮的情景。“曲影”指室内曲折的影子。“幽堂”指室内的小厅堂。“徘徊”“宛转”两个词形象地写出了思妇动作的轻盈与柔婉,她似乎还在回味着刚才梦中的美好时光,又似乎在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新一天。“集通隙”、“宛转烛回梁”,则把思妇的动作进一步具体化,仿佛可以看见她在灯光下轻轻地整理着衣裙,又像在用蜡烛光来回地照看着自己的身体。这些细节描写,都充分表现出思妇的孤独与寂寞。
尾联写出门以后。“帷风”指窗帘飘拂。“帘露”指帐幔滴下的水珠。“视”字不仅写出了思妇对外面天气的关切,也表达了她内心对外面天气变化的忧虑。“岁役”、“生虑”两句,用思妇的担心来衬托自己的孤单寂寞,从而突出了自己处境的艰苦。最后一句“丝纨夙染濯,绵绵夜裁张”,则是直接点明了思妇的处境,她为了生活,不得不昼夜不停地缝制丝织品,这是何等的辛苦啊!
这首诗通过对思妇早晨起来梳妆打扮的一系列动作的细致描写,充分表达了思妇的内心活动,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思妇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下层妇女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