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迁庄甚笑,水流孔急叹。
景移风度改,日至晷回换。
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
长河结瓓玕,层冰如玉岸。
哀哀古老容,惨颜愁岁晏。
催促时节过,逼迫聚离散。
美人还未央,鸣筝谁与弹。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要结合注释和重点字词的理解,分析诗意。“冬至”指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70度,阳光几乎垂直射在南回归线上,白昼时间最短,夜间最长,故称“日短至”。诗的前两联写冬至日的景物,首联点明时间:冬至,颔联写冬至日的天气变化:水孔急,水流孔急;景移风度改,景色变了,风也变了。后四联写冬至日的人的活动,颈联写人们活动的变化:眇眇负霜鹤,皎皎带云雁;长河结瓓玕,层冰如玉岸。尾联写人们的生活状况:哀哀古老容,惨颜愁岁晏;催促时节过,逼迫聚离散。

【答案】

译文

①冬至来临,舟船迁移到很远的地方,人们都很高兴地笑着。②冬至日,水流速变快,景色变得寒冷,人的心情也发生了变化。③冬至日,天空中飞着一群群带着霜的鹤,天边飞着一群群带有云彩的雁。④冬至日,大河上结满了冰凌,河岸边堆积着厚厚的冰雪。⑤冬至时,人们衰老了,面色惨白,愁眉不展。⑥冬至时,时光匆匆过去,人们聚在一起又各自分散开。⑦冬至时,人们还年轻,但已弹起鸣筝,而没有人弹奏。⑧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华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诗以冬至为背景,描写了冬至日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

首联写冬至日的景物。“舟迁庄甚笑”一句,说明作者在冬至这天心情愉悦地乘舟远游。“水流孔急叹”两句,则写出了作者看到水流孔急时的感叹之情。颔联写冬至日的天气变化。水流速变快,景色变得寒冷,人的心情也发生了变化。尾联写冬至日的人们活动。人们衰老了,面色惨白,愁眉不展。时光匆匆过去,人们聚在一起又各自分散开。最后两句“美人还未央,鸣筝谁与弹”,则是说虽然生活美好,但生命有限,美人的青春还没有完全结束,自己却已经老了,只能弹起筝曲,而没有听众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