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萱秀陵阿,菲质不足营。
幸有忘忧用,移根托君庭。
垂颖临清池,擢彩仰华甍。
沾渥云雨润,葳蕤吐芳馨。
愿君眷倾叶,留景惠馀明。
塘上的花,
芳萱秀于陵阿,
它的菲薄质地,
不能自持营营的繁盛。
幸有忘忧的用意,
它得以移根到君庭中。
垂颖临清池,
擢彩仰华甍。
沾渥云雨润,
葳蕤吐芳馨。
愿君眷倾叶,
留景惠馀明。
注释:
- 芳萱:即萱草,又称“宜男花”。
- 陵阿:陵墓旁边的斜坡。
- 菲质不足营:菲薄的质地不足以支撑繁盛的花。
- 忘忧:消除忧虑,这里指寄托愁思。
- 君庭:君子的庭院。
- 垂颖临清池:形容垂柳垂下的枝条轻拂着清澈的水池。
- 擢彩仰华甍:形容花瓣高高地扬起,仿佛仰望着华丽的屋檐。
- 沾渥:受到滋润。
- 云雨:指恩泽、雨露般的恩惠。
- 葳蕤:草木茂盛的样子。
- 倾叶:倾斜枝叶,表示倾慕之情。
- 惠馀明:指君王恩泽之美好,如同余晖一般照耀。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植物的生长状态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将植物的生长变化与人的心理状态相联系,表达了对君子的敬仰和倾慕之情。
首句“芳萱秀陵阿”,描绘了芳萱生长在陵墓旁边的斜坡上,暗示了这种植物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长的品质。同时,“菲质不足营”则表达了这种植物虽然菲薄,但仍然努力生长,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颔联“幸有忘忧用,移根托君庭。”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植物的寓意——忘却忧愁,希望将自己的根移植到君子的庭院中,希望得到庇护和滋养。这里的“移根”象征着寻求依靠和保护,而“忘忧”则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这种植物的生长变化。从“垂颖临清池”到“擢彩仰华甍”,再到“沾渥云雨润”,“葳蕤吐芳馨”,每一联都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植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形象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诗人以“愿君眷倾叶,留景惠馀明”收尾,表达了他对君子的倾慕之情。这里的“眷倾叶”既指倾慕之心,也暗喻君子的庇护;“惠馀明”则是诗人对君子恩泽的美好祝愿,寓意深远。
这首诗通过对植物的生长变化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融。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