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父,原名梁曾,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42,卒于公元1322
元燕人,字贡父。
少好学。
世祖时,以荐辟中书左三部会史。
累知南阳府,使安南,其君遣遗爱奉表从曾入献方物。
历淮安路总管,复使安南,还,进所与陈日焌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
仁宗时,官至集贤侍讲学士,国有大政,必命曾与议之。
晚年寓居淮南,日以书史自娱。
生卒年:1242-1322
贡父,原名梁曾,元代诗人,生于公元1242,卒于公元1322
元燕人,字贡父。
少好学。
世祖时,以荐辟中书左三部会史。
累知南阳府,使安南,其君遣遗爱奉表从曾入献方物。
历淮安路总管,复使安南,还,进所与陈日焌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
仁宗时,官至集贤侍讲学士,国有大政,必命曾与议之。
晚年寓居淮南,日以书史自娱。
生卒年:1242-1322
诗句如下: 登岳阳楼二首其一楼前秋水健帆开,楼外秋风舞袖回。 万里梯航来鸟道,四时风雨护龙堆。 江山如此不一醉,岁月几何能再来。 欲问老髯求铁笛,夜深吹上紫荆台。 注释解释: 1. 楼前秋水健帆开,楼外秋风舞袖回。 - 楼前秋水健帆开:描述在岳阳楼上看到秋天的水景和船只的景象,“楼前秋水”指的是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水,“健帆开”形容船只在宽阔的湖面上展开帆篷。 - 楼外秋风舞袖回
磐泉 磐石上的泉水源头不可穷,寒水不和长江相通。 译文:磐石上源流的水是无尽的,但它们不会与长江相连。 注释:磐石,指磐石上的水源。源头,指水的发源地。穷,极、尽。寒溜,指寒冷的流水。长江,指长江水系。通,相通、连接。韬藏泄漏皆元气,疏凿探搜亦鬼工。 一径虹穿云栈隐,两山虎踞剑关雄。 十年历遍西南险,绝爱湘中似蜀中。 译文:一条小路穿过彩虹般的瀑布隐藏在云雾缭绕的栈道之中
注释: 岳阳楼高耸在晴朗的晴空下,楼上眺望君山就像在眼前一样。 地势平坦,可以远瞰三楚大地,赋诗作赋时能压倒九江之雄。 唐工部指杜甫,宋范公指的是范仲淹。 秋晚登临,景色奇绝,只疑身在水晶宫。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大历年间所作,当时他在岳阳任职。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眼前的景色,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名人,写下了这首咏史抒怀之作。首句描绘了岳阳楼高耸于晴空之下,楼外有君山隐约可见的景象
注释: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 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 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译文: 问花花儿不开也不落,是为春天的到来,还是春天的逝去而忧伤?春光中只有三分之一被流水带走,三分之一被风吹散在大地之上
翠柏屏前竹阑曲,几见毸毸雪衣舞。 翠绿的柏树环绕着屏风,曲折的竹栏杆上,偶尔能看到穿着白衣服的人在舞蹈。 平生风云万里心,零落湖山一丘土。 我一生中经历了风云变幻,现在却如同一抔土一般被遗弃。 译文: 翠绿的柏树环绕着屏风,曲折的竹栏杆上,偶尔可以看到穿着白色衣服的人在跳舞。我一生经历风风雨雨,如今却像一堆土一样被抛弃。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无常命运的无奈
``` 世间万事不可虞,奇祸何由也到渠? 不见嵇康遭杀戮,令人空叹养生书。 译文: 世间万事变化无常,难以预料;意外的灾难突然降临,让人措手不及。我不禁想起嵇康因政治斗争而遇害,他的遭遇让人感叹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让人思考如何保养身体,避免遭受不幸的命运。 注释: 1. 虞:预料、预见。 2. 渠:他,指嵇康。 3. 养生书:指《养生论》等关于养生的书籍。 赏析:
问花花不语,为谁落,为谁开。算春色三分,半随流水,半入尘埃。人生能几欢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绕珠围。 彩云回首暗高台。烟树渺吟怀。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归。西楼半帘斜日,怪衔春、燕子却飞来。一枕青楼好梦,又教风雨惊回
元代诗人张简,字仲简,号白羊山樵。 张简是元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其温丽清深的风格和接近韦应物、柳宗元的诗歌特点而著称。他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志趣和生活体验,还体现了元代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变迁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 至正间,尝三中省试。 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 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 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 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