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
安知慕归客,讵忆山中情。
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
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
【注释】江兵曹:即江州司马,檀主簿,朱孝廉:均为唐代诗人王维的朋友。上京:京城长安。
【赏析】此诗是送别之作。诗人在春日的清晨送江州司马、朱孝廉等一行赴京。首联写他们泛舟春渚,携手趋朝;二联写他们安于归隐,不慕仕途;三联写他们山中雅趣,不恋俗事;末联写他们临别赠别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风格清旷闲淡,是一首典型的友情诗作。
方舟泛春渚,携手趋上京。
安知慕归客,讵忆山中情。
香风蕊上发,好鸟叶间鸣。
挥袂送君已,独此夜琴声。
【注释】江兵曹:即江州司马,檀主簿,朱孝廉:均为唐代诗人王维的朋友。上京:京城长安。
【赏析】此诗是送别之作。诗人在春日的清晨送江州司马、朱孝廉等一行赴京。首联写他们泛舟春渚,携手趋朝;二联写他们安于归隐,不慕仕途;三联写他们山中雅趣,不恋俗事;末联写他们临别赠别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风格清旷闲淡,是一首典型的友情诗作。
场功冀可收出自《白帝 其三》,场功冀可收的作者是:谢脁。 场功冀可收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场功冀可收的释义是:场功冀可收:希望可以收获一场丰功伟绩。 场功冀可收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场功冀可收的拼音读音是:chǎng gōng jì kě shōu。 场功冀可收是《白帝 其三》的第4句。 场功冀可收的上半句是: 劳哉望岁。 场功冀可收的全句是:劳哉望岁
劳哉望岁出自《白帝 其三》,劳哉望岁的作者是:谢脁。 劳哉望岁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劳哉望岁的释义是:劳哉望岁:指人们辛苦劳作,希望来年丰收。 劳哉望岁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劳哉望岁的拼音读音是:láo zāi wàng suì。 劳哉望岁是《白帝 其三》的第3句。 劳哉望岁的上半句是:万宝咸已遒。 劳哉望岁的下半句是:场功冀可收。 劳哉望岁的全句是:劳哉望岁
万宝咸已遒出自《白帝 其三》,万宝咸已遒的作者是:谢脁。 万宝咸已遒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万宝咸已遒的释义是:万宝咸已遒:所有珍贵的宝物都已到达极致。 万宝咸已遒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万宝咸已遒的拼音读音是:wàn bǎo xián yǐ qiú。 万宝咸已遒是《白帝 其三》的第2句。 万宝咸已遒的上半句是:商阴肃杀。 万宝咸已遒的下半句是: 劳哉望岁。
商阴肃杀出自《白帝 其三》,商阴肃杀的作者是:谢脁。 商阴肃杀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商阴肃杀的释义是:商阴肃杀:秋天的阴冷天气。 商阴肃杀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商阴肃杀的拼音读音是:shāng yīn sù shā。 商阴肃杀是《白帝 其三》的第1句。 商阴肃杀的下半句是:万宝咸已遒。 商阴肃杀的全句是:商阴肃杀。万宝咸已遒。 商阴肃杀。万宝咸已遒。的下一句是
金风方袅袅出自《白帝 其二》,金风方袅袅的作者是:谢脁。 金风方袅袅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金风方袅袅的释义是:秋风轻轻摇曳。 金风方袅袅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金风方袅袅的拼音读音是:jīn fēng fāng niǎo niǎo。 金风方袅袅是《白帝 其二》的第4句。 金风方袅袅的上半句是: 夜月如霜。 金风方袅袅的全句是:夜月如霜。金风方袅袅。 夜月如霜
夜月如霜出自《白帝 其二》,夜月如霜的作者是:谢脁。 夜月如霜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夜月如霜的释义是:夜月如霜:形容夜晚的月光如同霜冻一般洁白、清冷。 夜月如霜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夜月如霜的拼音读音是:yè yuè rú shuāng。 夜月如霜是《白帝 其二》的第3句。 夜月如霜的上半句是:榆关命宾鸟。 夜月如霜的下半句是:金风方袅袅。 夜月如霜的全句是
榆关命宾鸟出自《白帝 其二》,榆关命宾鸟的作者是:谢脁。 榆关命宾鸟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榆关命宾鸟的释义是:榆关命宾鸟:诗人通过“榆关”这一地名,借代边关,意指在边关之地,有宾鸟被赋予使命。这里的“宾鸟”可以理解为被皇帝派遣、命令去执行某种任务的鸟类使者,也可以比喻为传达命令或信息的使者。 榆关命宾鸟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榆关命宾鸟的拼音读音是:yú
嘉树离披出自《白帝 其二》,嘉树离披的作者是:谢脁。 嘉树离披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嘉树离披的释义是:嘉树离披:指高大的树木枝叶疏散、凌乱的样子。 嘉树离披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嘉树离披的拼音读音是:jiā shù lí pī。 嘉树离披是《白帝 其二》的第1句。 嘉树离披的下半句是:榆关命宾鸟。 嘉树离披的全句是: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 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
精景应金方出自《白帝 其一》,精景应金方的作者是:谢脁。 精景应金方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精景应金方的释义是:精景应金方:指美好的景色与金秋时节相得益彰。 精景应金方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精景应金方的拼音读音是:jīng jǐng yīng jīn fāng。 精景应金方是《白帝 其一》的第4句。 精景应金方的上半句是: 百川收潦。 精景应金方的全句是
百川收潦出自《白帝 其一》,百川收潦的作者是:谢脁。 百川收潦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百川收潦的释义是:百川收潦:指众多河流的水退去。潦,指洪水、积水。 百川收潦是南北朝代诗人谢脁的作品,风格是:诗。 百川收潦的拼音读音是:bǎi chuān shōu lǎo。 百川收潦是《白帝 其一》的第3句。 百川收潦的上半句是:执矩固司藏。 百川收潦的下半句是:精景应金方。
【注释】 积水:指湖水。赪霞:红霞。归翼:指飞鸟,这里借指人归来。平原:指湖边平地,也即近水之地。纡直:曲折。葳蕤(wēi ruí):茂盛。芸黄:草名。春秀:春天的景色。婵媛:形容女子貌美多情。极:终。 赏析: 此诗写诗人登高望远,见湖光山色而伤怀。全诗四句,每二句为一组,第一组前二句写景,后一句抒情,第二组亦如此,只是最后一句所抒之情与前两句所写之景不同而已。 首联“积水照赪霞
注释: 徘徊留恋京城,踯躅在故地的曾阿。 陵高而远,关近但路途遥远。 眺望远方,云气缭绕,风云变幻多端。 荆吴之地有高山阻隔,江海之畔波浪汹涌。 归去却无羽翼,离别之情令人难以释怀。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京城滞留时所作。首句“徘徊恋京邑”,点明诗人在京城滞留,心中充满眷恋之情。次句“踯躅躧曾阿”则描绘诗人在京城徘徊的场景,曾阿指曾经居住过的街巷
注释: 清风吹动碧玉的琴,调弦命令绿珠弹。 轻歌曼舞,绮带飘飞,笑容满面,解开罗衣。 馀音袅袅,还有几曲,高官贵胄且踌躇。 徘徊在暮色中的韶光中,唯有洛阳城角。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李白对王主簿告别的赠诗之一。全诗四句八韵,每句七言,押仄声韵,平仄互换,错落有致,音韵和谐悦耳,节奏明快流畅,一扫离别诗的哀伤情调,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写送别时吹奏乐曲,用清风吹拂着碧玉琴来比喻,形象生动
【注释】 怅望:远望。 徙倚:因思而徘徊不定。 凉风:指初秋的风。 轻霞:薄霭。 荒城:荒凉的城郭。 阴:阴暗,遮蔽。 沫泣:泪如雨下。 行多露:行事多遭挫折、困难。 【赏析】 首句写临水送别的情景。南浦、北梁,皆为送别之地。“徙倚”两句点出时间,即日暮时分。此句承上启下,既照应了诗题,又将送别之情推向高潮。 颔联写送别的环境。“叶上凉风初”,是说初秋的凉风从树叶上吹过。“日隐轻霞暮”
【注释】高轩:指高大的楼阁。瞰(kàn):俯瞰。襟带:衣襟腰带,代指衣服。望山白云里:望见山上的白云缭绕。望水平原外:望见平原上平铺如水。巩洛:洛阳。眷然:依恋。摇心:《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茹也。”摇,动摇、不宁。 【赏析】 此诗首两句写诗人登上高楼,居高临下,俯瞰四野。“望山白云里”,是说远眺高山,只见云遮雾绕,若隐若现;“望水平原外”是说平视平原
与江水曹至干滨戏诗 山中上芳月,故人清樽赏。 远山翠百重,回流映千丈。 花枝聚如雪,芜丝散犹网。 别后能相思,何嗟异封壤。 注释: 1. 上芳月:指月亮明亮如镜,照耀着大地。 2. 故人:老朋友。 3. 清樽:清澈的酒樽。 4. 流(liú)回:水流回转。这里形容山峦叠嶂、景色优美。 5. 芜丝:杂乱的丝线,这里指杂草。 6. 封壤:封土堆,古时用以表示疆界。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