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翠斜溪里,蓄宝宕山峰。
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
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
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
【注释】
翠:形容绿色。发翠斜溪里:灯花在斜溪边开放。
蓄宝宕山:山名。
抽茎类仙掌,衔光似烛龙:灯花的茎就像仙人的手掌,灯花的光就像蜡烛一样,有龙的形状。
飞蛾再三绕,轻花四五重:飞来飞去的蛾子绕着灯花飞舞,轻飘飘的花絮有四五瓣。
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孤单地对着夜晚思念,只有灯光照着舞衣缝。
【赏析】
《杂咏三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一盏油灯从点燃到熄灭的全部过程。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第一句“发翠斜溪里”,写油灯的灯芯在斜溪边点燃。翠,形容油灯的灯芯是绿色的,像翠鸟的羽毛一样。
第二句“蓄宝宕山峰”,写油灯的火焰在山顶上燃烧,如同山峰一样高耸。这里的“蓄”字,形容油灯的火焰旺盛而持久。
第三句“抽茎类仙掌”,写油灯的火焰如同仙人的手掌,摇曳生姿。这里的“抽茎”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火焰的形状。
第四句“衔光似烛龙”,写油灯的光芒如同蜡烛一样明亮。这里的“衔光”二字,用来形容灯火辉煌,如同龙的形象。
第五句“飞蛾再三绕”,写飞来的蛾子围绕着灯花飞舞。这里的“飞蛾”二字,用来形容灯光下的昆虫,增添了诗的生机与情趣。
第六句“轻花四五重”,写轻飘飘的花絮有四五瓣。这里的“轻花”二字,用来形容花瓣轻盈飘落的样子。
最后一句“孤对相思夕,空照舞衣缝”,写孤独的人对着夜晚思念,只有灯光照着舞衣缝。这里的“孤对相思”二字,用来形容独自面对寂寞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油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