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浐入筵,河淇流阼。
海若来往,觞肴沿溯。
欢饫有终,清光欲暮。
轻貂回首,华组徐步。(八章)
登贤博望,献赋清漳。
汉贰称敏,魏两垂芳。
监抚有则,匕鬯无方。
瞻言守器,永愧元良。(九章)
【解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维为太子李亨作的《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组诗,共八章。第一、二章写景,三、四章写情,五、六章写才艺与德望,七、八两章写对太子的祝愿。全诗结构紧密,层次清晰,语言简练明快,风格清丽自然。
(1)“华光殿”在长安城西,唐贞观年间所建,本名光福宫,后改称为华光宫。此诗首句写入宫的情景。“灞浐”、“河淇”都是指渭河水流,“海若来往,觞肴沿溯”,言其源远流长,波涛滚滚。
(2)“欢饫有终”,谓饮宴结束。“清光欲暮”,言天色将晚,景色宜人。
(3)“轻貂回首”,谓退下时回头顾盼。“华组徐步”,言步履轻缓。
(4)“登贤博望”,谓登上高山,远眺远方。“献赋清漳”,“清漳”是黄河支流,即今山西浊漳河。“汉贰称敏,魏两垂芳”,谓汉朝的贾谊以文才著称,魏国的荀攸以谋略闻名;此言自己能文会辞,也愿以才能辅佐太子,使太子成为国家之栋梁。
(5)“监抚有则,匕鬯无方”,言太子应遵循先王之道,而不可任意妄为;“瞻言守器”,言我等只能谨遵遗训,永世不忘,而不敢有丝毫懈怠。
赏析:
王维是盛唐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画俱精,被后人并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多写山水田园风光及第者隐逸生活,但也有一些作品反映了他关注社会现实的思想。这首诗就是王维为太子李亨作的《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组诗中的一首,共八章,其中前六章写太子李亨的风采,最后两章写对李亨的祝福。全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语言简练,风格清新,具有很高的价值。
诗的开头两句:“灞浐入筵,河淇流阼。”“灞浐”是指渭河的支流,“河淇”也是指河流,“筵”是宴会的意思。这里写太子殿下的宴会场景,气氛热烈而和谐。“海若来往,觞肴沿溯。”海若”指大鱼,古代传说中最大的鱼叫鲲鱼,鲲化为鸟叫鹏,所以海若就指大鱼了。“觞”是酒杯。“觞肴”指酒肉菜肴。“沿溯”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这里写宴会上宾客云集,酒肉丰盛,人们欢聚一堂,饮酒作乐。这两句既写了宴会的气氛,又写出了太子殿下的地位尊贵,令人肃然起敬。
第三、四句:“欢饫有终,清光欲暮。”这里的“清光”是指明亮的月光。“欢饫有终”意思是欢乐的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就结束了。“清光欲暮”意思是明亮的月色快要消失的时候。这里描写的是宴会结束后的景象。“轻貂回首,华组徐步”意思是说在宴会结束时,太子殿下起身离席,回头顾盼;步履轻盈地走出门去。这两句既描写了太子殿下的形象,又描写了宴会结束的场景。
第五、六句:“登贤博望,献赋清漳。”“登贤博望”,意思是说登上高山远眺远方。“献赋清漳”,意思是说向君王献上自己的赋作。“汉贰称敏,魏两垂芳”意思是指汉朝的贾谊以文才著称,魏国的荀攸以谋略闻名;而我也有才能,也想以我的才能来辅佐太子,使太子成为国家的栋梁。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太子的崇敬之情,又表现出作者自谦的态度。
第七、八句:“监抚有则,匕鬯不方。”“监抚”是指监察治理,“匕鬯”是古代祭祀时用的两种礼器;“则”是法则;“不方”是说没有偏离。意思是说太子应该遵循先王之道,而不能任意妄为;我只能谨遵遗训,永世不忘,不敢有丝毫懈怠。这两联既是对天子的劝诫,也是对太子的勉励。
这首诗通过写宴饮的场景来表达对太子李亨的赞美之情,同时,又通过对宴会结束后的场景的描绘来表现太子的风采和气质;另外,通过对太子的劝勉来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诚之情。全诗构思缜密,层次分明,语言简练,风格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