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余怨行役,三陟穷晨暮。
严驾越风寒,解鞍犯霜露。
原隰多悲凉,回飙卷高树。
离兽起荒蹊,惊鸟纵横去。
悲哉游宦子,劳此山川路。
嗟叹我怨行役,三陟穷晨暮。
严驾越风寒,解鞍犯霜露。
原隰多悲凉,回飙卷高树。
离兽起荒蹊,惊鸟纵横去。
悲哉游宦子,劳此山川路。
【注释】
- 嗟:叹词,表示感叹
- 怨行役:抱怨自己被征召去做官职
- 三陟:三次上山,表示多次往返于山间
- 严驾:紧要关头,急匆匆的出发
- 越:经过
- 风寒:寒冷天气
- 解鞍:卸下马鞍
- 犯:遭受
- 霜露:露水和霜冻
- 原隰(xì)多悲凉:指丘陵低湿地带,景色凄凉,气候寒冷
- 回飙:大风
- 卷:吹动、吹拂
- 高树:高大的树木
- 离兽:野兽
- 荒蹊:荒芜的道路
- 惊鸟:惊慌失措的鸟儿
- 游宦子:在外做官的人
- 劳:辛劳,劳累
- 此:这
- 山川路:指旅途
【赏析】
《秋胡行》为乐府旧题,属《杂曲歌辞》。这首诗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远行之人的思念与关心。
首二句“嗟余怨行役,三陟穷晨暮。”叹息自己被征召去做官职,多次往返于山间。这里的“三”并非实数,只是虚指数次之多,表现了诗人对仕途艰难的感慨。
接下来四句“严驾越风寒,解鞍犯霜露”。描述了在严寒天气中,诗人紧要关头上路的情景。“越”字写出了诗人不顾严寒,急于出行的迫切心情。而“解鞍”则表明了诗人为了应对恶劣天气,不得不卸下马鞍,以便更好地御寒。
五至八句“原隰多悲凉,回飙卷高树。离兽起荒蹊,惊鸟纵横去。”描绘了旅途中荒凉景象及风声的描写。原隰(xiǎn)指丘陵低湿地带,景色凄凉,气候寒冷。回飙(biāo)指大风,卷指吹动、吹拂。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不仅烘托出旅途的艰险,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最后两句“悲哉游宦子,劳此山川路。”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游宦子即在外做官的人,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他辛劳地奔波在山川路上,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行者的关切与牵挂。同时,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情感深度,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喜悦与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