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
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
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
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存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
【注释】:
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
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
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
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存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
注释:
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
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
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
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
存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
赏析:
此诗为《秋胡行》的第二篇,与第一篇相同,也是一首弃妇之怨诗,但比第一篇更具体生动。全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写丈夫离家去官。第二节,写妻子思念丈夫。第三节,写妻子送丈夫出门,并叮嘱他早些回家。第四节,写夫妻离别后的情景。
诗的开头两句:“燕居未及好,良人顾有违。”意思是说,夫妻俩正在闲居的时候,丈夫就离开了家。“燕居”是古代的一种生活状态,“未及”就是还没有来得及的意思。“良人”是指自己的丈夫。“顾”是“看见”的意思,“有违”是“违背”或“离开”的意思。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妻子还在闲居的时候,她的丈夫就离开了她。
第三、四句:“脱巾千里外,结绶登王畿。”“脱巾”是解下头巾,“结绶”是系上印有官衔的丝带。“王畿”指京城洛阳一带,是当时的国都所在地。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妻子已经把头巾解开了,准备到很远的地方去;而丈夫也已经系上了官衔的丝带,准备登程去京城洛阳做官去了。这两联诗的意思很清楚,诗人通过这两句话,就把妻子对丈夫远去去做官的怨恨之情表达出来了。
接着的五、六句:“戒徒在昧旦,左右来相依。”“戒徒”是指仆人,“左右”指的是仆从。“在昧旦”是指“在天亮以前”,也就是天还没亮的时候。因为这是仆人起床以后的事情。“左右来相依”中的“来”字应是错简,正确的应是“其”。“相依”是指互相依靠,互相依赖。所以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仆人们还在睡觉的时候,妻子就起身了,并且让他们早早地起床,准备好一切,以便丈夫能早日动身去京赴任。这几句的意思也很明白,诗人通过这几句话,就把妻子对丈夫的关怀和牵挂之情表达出来了。
然后的七、八句:“驱车出郊郭,行路正威迟。”“驱车”是指驾车出发,“威迟”是指走得很慢。“正”在这里是个副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正”。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丈夫已经驾着车子走出了城外。由于天刚蒙蒙亮,道路还很泥泞,所以走路的速度很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写丈夫离开家以后的情景,也表现了妻子送别丈夫时的担心和忧虑心情。
最后两句: “存为久离别,没为长不归。”意思是说:如果丈夫还活着的话,那么夫妻之间就不会分离;但是既然已经死了,那么夫妻之间的分离就难以避免了。“存”就是活着的意思,“没”就是死了的意思。“为”在这里是个动词,意思是“成为”或者“成为这样”。所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丈夫活着的话,夫妻之间就永远不会分离;但是如果丈夫已经死了的话,那么他们夫妻之间的分离就无法避免了。
这首诗是弃妇对丈夫去上任时写的一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妇女的悲惨处境和不幸命运。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形象鲜明,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