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时以空为色,悟即以色为空。
迷悟本无差别,色空究竟还同。
愚人唤南作北,智者达无西东。
欲觅如来妙理,常在一念之中。
阳焰本非其水,渴鹿狂趁匆匆。
自身虚假不实,将空更欲觅空。
世人迷倒至甚,如犬吠雷叿叿。
诗句解析
1 迷时以空为色,悟即以色为空: 当人们迷惑不解时,他们试图将“空”(无)与“色”(有形之物)联系起来看待。然而一旦开悟,则意识到这两者并无本质差异,都只是现象的不同表现。
- 迷悟本无差别,色空究竟还同: 无论在何种状态下,“迷”与“悟”之间并无根本区别。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可以理解到,无论是“色(物质)”还是“空(虚无)”,最终都是相通的。
- 愚人唤南作北,智者达无西东: 愚蠢的人总是根据他们的主观感受去区分方向(如北方和南方),而智者则能够超越这种局限,看到事物的真相,不受任何方向的限制。
- 欲觅如来妙理,常在一念之中: 想要寻求佛的深奥道理,其实就藏在我们的一念之间。这里的“一念”是指瞬间的思考或觉悟,它包含了一切智慧和真理。
- 阳焰本非其水,渴鹿狂趁匆匆: “阳焰”是一种火焰的比喻,它并不是真正的水。同样,人们追逐那些虚幻的事物(如名声、财富等),也是出于迫切的需要,并非真的需要它们。
- 自身虚假不实,将空更欲觅空: 人们总是在追求一种不存在的东西,这本身就是虚假的。因此,当我们试图通过寻找“空”来填补这种空虚时,实际上是在制造更多的困惑。
- 世人迷倒至甚,如犬吠雷叿叿: 普通人被表象所迷惑,以至于连常识都无法理解。他们就像被雷声吓到的狗一样,胡乱吠叫。
翻译及注释
- 迷时以空为色:当你陷入迷惑时,你尝试用“空”(虚无)来解释世间的一切。
- 悟即以色为空:一旦你开悟了,你会发现世间万物其实都是“色”,而“空”只是我们内心的一个幻象。
- 迷悟本无差别:无论是在迷惑中还是开悟后,两者本质上并无差别。
- 色空究竟还同:认识到“色”和“空”的终极相同性。
- 愚人唤南作北:愚蠢的人总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事物的方位。
- 智者达无西东:智者能够超越这些局限,看到事物的本质。
- 欲觅如来妙理:人们常常试图寻找佛的深奥道理。
- 阳焰本非其水:这里的“阳焰”是火焰的意思,并不是真实的水。
- 渴鹿狂趁匆匆:人们像口渴的鹿一样追逐那些虚幻的名利。
- 自身虚假不实:人们总是在追求一种不存在的东西,这是虚假的。
- 世人迷倒至甚:普通人被表象所迷惑,难以自拔。
- 如犬吠雷叿叿:像受到雷声惊吓的狗一样乱吠。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迷与悟的状态,探讨了人们在面对世界时的心态变化。从迷惑不解到开悟明了,作者揭示了“迷”与“悟”之间的本质联系。诗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如“饿鹿”、“犬吠”等,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认知上的迷茫和挣扎。同时,诗人也强调了智慧的真正含义在于洞察事物的本质而非执着于表面的幻象。这首诗不仅是对哲学思考的探讨,也是对人性和心态变化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