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梦上帝,尚喜颂钧天。
况兹开景业,作乐武功宣。
大雅废还理,乘风毁更悬。
中和诚易拟,韶夏讵相沿。
犍为磬响彻,嶰谷管声传。
小臣滥清耳,长奉南风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和答题方向,如本题要求“赏析”,则主要从表达技巧、手法运用、艺术效果等角度思考。
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八句抒情。首联两句,诗人想象从前的人做梦都能梦见上帝,还高兴颂扬天上的音乐;更何况现在开基创业的皇帝要作乐来歌颂武功。“尚”与“况”两字,一语双关,既指从前的人梦到上帝,又指开基创业的皇帝。“上帝”、“钧天”,指仙境。
颔联“大雅废还理”,是说《大雅》被废弃了还在重新整理。“乘风毁更悬”,是说在《诗经》中被毁弃的《周南·汉广》、《召南·鹊巢》,现在却被重新悬挂起来。“大雅”指《大雅》这部诗。“还理”意为重新编订或恢复。“乘风”指《周南·汉广》。《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周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这两句是说,被废弃的《大雅》被重新编订,被毁坏的《周南》《召南》又被重新悬挂起来。《大雅》被废弃而重新编订,《周南》《召南》被毁坏而重新悬挂,这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中和诚易拟”,是说音乐中的和谐容易模拟。“韶夏讵相沿”,是说音乐中的《韶舞》难道还能沿袭?《韶舞》是舜时的一种舞乐,相传由尧帝所创。这里指乐曲。
颈联写演奏音乐的情景。“犍为磬响彻”,是说犍为县的磬声响亮地传遍全城。犍为县在今四川彭山一带。“嶰谷管声传”,是说嶰谷县的箫声传遍四方。“嶰谷”县名,在今四川彭山县西。《汉书.礼乐志》载:“箫管备,歌弦备。”这里指乐器声传。
尾联写自己作为小臣能有幸欣赏这种音乐,并表示要长年供奉南风的琴瑟曲调。“南风弦”,即南风曲,古代的五弦乐器。
【答案】
昔人梦上帝(从前的人),尚喜颂钧天(还高兴颂扬天上的音乐);况兹开景业,作乐武功宣(更何况现在开基创业的皇帝要作乐来歌颂武功)。
大雅废还理(大雅被废弃了还在重新整理),乘风毁更悬(在《诗经》中被毁弃的《周南》《召南》,现在却被重新悬挂起来);中和诚易拟(音乐中的和谐容易模拟),韶夏讵相沿(音乐中的《韶舞》难道还能按旧样子继续流传吗);犍为磬响彻,嶰谷管声传(犍为县的磬声响亮地传遍全城,嶰谷县的箫声传遍四方);小臣滥清耳(小臣我有幸能清静地聆听),长奉南风弦(我有幸能长期供奉南风的琴瑟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