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

注释:

  1.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岸曲折不是千里之遥,桥梁倾斜却有如天上的七颗星星。
  2.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暂时低下去,可以避开车马经过;又重新升高,以躲避波浪的冲击。
  3.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水面荡漾着船只的波纹,绳索转动着美丽的花朵。
  4.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远近的距离随着轮子的光影而变幻,轻重的程度则与人的步伐相适应。
    赏析:
    这首诗以浮桥为题材,通过描绘浮桥的形态特点和行驶中的各种情景,展现了浮桥的独特魅力。
    首句“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描绘了浮桥的形态特点。诗人将浮桥比喻为“千里”,夸张其远在千里之外,同时也暗示其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特点。同时,诗人又将浮桥形容为“七星”,形象地描绘出其斜斜的轮廓如同天上的七颗星星一般独特。这样的描写既富有诗意,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想象力。
    第二句“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则描绘了浮桥行驶时的情景。诗人用“暂低”和“还高”两个动词来形容浮桥在行驶过程中的起伏不定,既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浮桥的动态美,也表达了诗人对浮桥行驶时惊险刺激的感受。
    第三、四句则是对浮桥行驶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进行描述。“水摇文鹢动”一句中的“文鹢”是指古代的一种船,此处用来比喻水面上的波纹。诗人通过描绘水面上波纹荡漾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浮桥行驶时的水波动态美。而“缆转锦花萦”一句则是对浮桥行驶过程中绳索转动的美丽画面进行描绘。这里,“锦花”象征着浮桥上的彩旗飘扬,而“萦”则形容绳索转动时的优美姿态。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幅浮桥行驶时的景象画卷。
    第五句“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则进一步拓展了对浮桥行驶过程中的描写。诗人通过描绘浮桥与车轮光影相随、与行人步伐相合的情景,生动地表现了浮桥行驶时的和谐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浮桥形态特点、行驶情景以及具体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浮桥的独特魅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浮桥这一古老的交通方式呈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浮桥行驶过程中的各种情景的描述,表达了对浮桥行驶时的惊险刺激感受和对浮桥行驶美景的欣赏之情。这种对浮桥行驶过程的细致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浮桥的魅力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