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
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
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
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沈弓。
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
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注释:

出猎:狩猎。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

楚王:指楚王的狩猎场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南的云梦泽一带。长杨宫:汉武帝所建的行宫,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的长杨池。

岂若因农暇:何不趁着农闲之际。

阅武:检阅军队,展示武力。

轘(huán)嵩: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

三驱陈锐卒:古代狩猎时规定,三次不射中猎物就放走它。这里是形容士兵勇猛。锐卒:精锐的士兵。

七萃列材雄:七萃是周代的一种军事编制,列材雄则比喻士兵们英勇无比。

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霜氛:霜气和雾气。白:白色。

平原:指广阔的田野或平原地区。

烧火红:形容火光映照处如同燃烧的火焰。

雕戈夏服箭:雕戈为古兵器名,夏服箭为古代用夏朝服装制成的弓箭。

羽骑绿沈弓:羽骑指骑着羽毛装饰的马的人,绿沈弓则是黑色的弓。

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野兽害怕,躲进了深沟;飞鸟惊慌,纷纷逃窜到翠色的树林里。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长烟遮蔽了天日,使得景象昏暗;灌木在猛烈的风中摇曳生姿。

所为除民瘼:所做的都是为了解除百姓的疾苦。民瘼:民间的疾苦。

非是悦林丛:并不是为了欣赏林中的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楚国君王狩猎的诗篇。诗歌通过描绘楚王狩猎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统治者荒淫无度的批评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首句“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点明了地点,即楚、汉两代帝王的狩猎场所。这里的“云梦泽”和“长杨宫”分别代表了楚、汉两代的皇家园林。通过这两处地点,诗人巧妙地引出了接下来的主题——狩猎。

第二句“岂若因农暇”,则是对前一句的回答。在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即为什么不能趁着农闲时节来进行狩猎呢?这个反问既表现了诗人对狩猎活动的不满,也暗示了他对统治者行为的质疑。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详细描述了楚王狩猎的情景。从“三驱陈锐卒”到“七萃列材雄”,再到“骇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诗人将楚王狩猎的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楚王狩猎的技巧和勇猛,也暗示了其对百姓的压迫和剥削。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对狩猎场面的描述上,而是转向了对统治者行为的批判。他直言“所为除民瘼”,意指这些狩猎活动是为了解除百姓的疾苦。这一观点显然与当时统治者的行为背道而驰,因此引发了读者的思考。

最后两句“非是悦林丛”,则是诗人对统治者行为的总结和反思。在这里,诗人明确指出,统治者并非真心喜欢狩猎,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进行的活动。这一观点既揭示了统治者的本质,也反映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关切和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楚王狩猎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统治者行为的批评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它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性和现实意义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