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坛预洁祀,诘早肃分司。
达气风霜积,登光日色迟。
农教先八政,阳和秩四时。
祈年服垂冕,告币动褰帷。
瘗地尊馀奠,人天庶有资。
椒兰卒清酌,簠簋彻香萁。
折俎分归胙,充庭降受釐。
方凭知礼节,况奉化雍熙。

【赏析】

此诗首联“州城西园入斋祠社”,写在州城的西园里祭祀祖先。“斋祠”即“祠”的别称,是祭祀先人的地方,也是举行礼仪的场所。作者以“斋”字起韵,既点明地点,又表明了祭祀的目的和规模。“升坛预洁祀,诘早肃分司。”这两句诗写祭祀仪式即将开始,人们早早地来到祭坛上,肃然有敬的样子。“升坛”指登上祭坛;“预洁”意为事先打扫干净;“诘早”即“早”;“分司”指分别站在不同的岗位上,这里指的是负责祭祀仪式的官员们。诗人用词简洁而准确,表达了对祭祀仪式的重视,以及对祭祀者严谨有序的态度。

第三联“达气风霜积,登光日色迟。”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图。“达气”指天地间的正气;“风霜”指天气寒冷;“积”指积累;“登光”则是指太阳升起;“日色”是指太阳的颜色。诗人以“达气风霜积,登光日色迟”为题,既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含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

第四联“农教先八政,阳和秩四时。”这两句诗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农教”是指农业教育和指导;“八政”指的是古代的八项重要政策;“阳和”则是指温暖的春天;“秩四时”则是指遵循四季的变化规律。诗人以“农教先八政,阳和秩四时”为题,既表达了对农业和农民的关心,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理念。

第五联“祈年服垂冕,告币动褰帷。”这两句诗描述了祭祀时的庄严场面。“祈年”是指祈求一年的丰收;“服垂冕”则是指穿着礼服、佩戴冕冠;“告币”是指向神灵献上祭品;“动褰帷”则是指揭开帷幕。诗人用词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描绘祭祀仪式中的庄重氛围,展示了人们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六联“瘗地尊馀奠,人天庶有资。”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环节。“瘗地尊馀奠”是指将剩余的祭品埋在地下;“人天庶有资”则是指人间与天界都能得到好处。诗人用词凝练而含蓄,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述,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七联“椒兰卒清酌,簠簋彻香萁。”这两句诗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饮酒场景。“椒兰”是指用花椒和兰草泡制的酒;“卒清酌”则是指终于能够喝到清澈的酒;“簠簋”则是古代的礼器;“彻香萁”则是指撤去香草。诗人用词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饮酒场景的描述,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神圣。

第八联“折俎分归胙,充庭降受釐。”这两句诗描绘了祭祀仪式中的一种礼节。“折俎”是指将祭品切割成小块;“分归胙”则是指将小块的祭品分给参加祭祀的人员;“充庭降受釐”则是指接受来自庭院中来宾的祝福。诗人用词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述,展示了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九联“方凭知礼节,况奉化雍熙。”这两句诗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方凭知礼节”是指已经懂得了礼节的重要性;“况奉化雍熙”则是指更应该遵循礼仪、崇尚和谐。诗人用词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全诗的总结,表达了对礼仪和和谐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祭祀仪式的具体描述,展现了古人对祖先和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追求。诗人用词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述,传达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歌中的关键词也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如“斋祠”、“风霜”、“阳和”、“祭祀”、“祷告”、“礼仪”、“祥瑞”等,都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文化传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