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病愿归闲,居荣在知足。
栖迟茂陵下,优游沧海曲。
古人情可见,今人遵路躅。
荒居接野穷,心物俱非俗。
桂树芳丛生,山幽竟何欲。
【注释】
- 养病:因病休养。2. 居荣:享受荣华富贵。3. 栖迟:居住停留。4. 优游:悠闲自在。5. 古人情可见:古代的人情事理可以看得清楚,今人则难以理解。6. 遵路躅:遵循一定的道路。7. 荒居:简陋的住宅。8. 桂树芳丛生:比喻高尚品德像桂树一样芬芳。9. 山幽:形容山的景色很美。10. 今人遵路躅:现在的人遵循的是世俗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寄居播州,怀念故土、朋友和家乡风物,感慨人生无常,抒发了他对故乡和友情的无限眷恋。全诗风格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首联两句,诗人以“养病愿归闲”为开头,表达了自己希望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的愿望。而“居荣在知足”则是对自己在繁华中保持清醒头脑的要求。
颔联“栖迟茂陵下,优游沧海曲”,描述了自己隐居在茂陵之下,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沧海曲的美好风光。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优美的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颈联“古人情可见,今人遵路躅”,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古人和今人的深刻观察和理解。他认为,古人的情感是可以通过观察得到体现的,而现代人则往往遵循着世俗的道路,难以理解真正的情感。
尾联“荒居接野穷,心物俱非俗”则描绘了自己简陋的住所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融,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他认识到,无论是内心的感受还是外在的环境,都需要与自然和社会保持一种平衡与和谐的关系,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认识。它不仅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反思。